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地,家长的 “依法带娃” 指南.pdf
文件大小:384.14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23
总字数:约3.16千字
文档摘要

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地,家长的“依法带娃”指南

202211

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家庭教育从传统

“”“”

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这部法律的出台,为广大家长提供了科学带娃的行动指

南,也对家长的教育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在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地的背景下,家长该如

“”

何依法带娃呢?

一、明确家长主体责任

“”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家长要深刻

认识到,自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使命。从孩子呱呱坠地

的那一刻起,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点

滴细节,还是面对重大问题时的决策态度,家长的行为模式都将成为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因此,家长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为孩子提供全方位的关爱

与支持。

二、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1

(一)摒弃“唯分数论”

在过去,很多家长将孩子的学习成绩视为衡量孩子成长的唯一标准,过度关注分数,给孩子带

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分数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家长应摒弃“唯分数论”的陈旧

观念,将目光投向孩子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

养和行为习惯等,让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

人。

(二)注重品德培养

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家长要教育孩子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

义,树立家国情怀。通过讲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等方式,激发

孩子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要培养孩子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团结

互助、诚实守信等。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比如,主

动关心长辈的生活起居,与邻里友好相处,遵守社会公德等,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品

德的熏陶。

(三)关注身心健康

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成长的基石。在身体健康方面,家长要保证孩子营养均衡,合理搭配饮食,

避免孩子养成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同时,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天安排适量的户

外运动时间,如跑步、跳绳、打球等,增强孩子的体质。在心理健康方面,家长要时刻留意孩

子的情绪变化,当孩子遇到挫折、烦恼或困惑时,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理解和支持。

帮助孩子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孩子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例如,当孩子考试失利时,

家长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鼓励孩子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重新树

立信心。

三、学习科学教育方法

(一)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性格、兴趣和天赋。家长要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

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要给予充足的陪伴和关爱,通过亲子

阅读、游戏等方式,促进孩子的语言和认知发展。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

趣爱好和特长,并为孩子提供相应的发展机会。例如,如果孩子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家

长可以为孩子报名参加绘画班,购买绘画工具,鼓励孩子自由创作;如果孩子喜欢音乐,家长

可以让孩子学习一种乐器,带孩子参加音乐会等,让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充分发挥潜

力。

2

(二)多种方法并用

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列举了多种可供家长使用的科学教育方法,如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共

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

合;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平

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等。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

中,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场景,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各

种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当孩子帮忙做家务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

责任感;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引导孩子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家长要注意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