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挡墙工程施工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艺流程
第一节、工艺流程
本工程建护岸构造承受干地施工,施工条件良好,施工工艺概括如下:
1、板桩护岸施工
建板桩护岸构造施工程序:表土去除并整平至板桩顶标高→打入预制板桩→凹槽灌缝→绑扎帽梁钢筋→分段浇筑帽梁→帽梁伸缩缝填充→与预埋钢筋相接。
2、悬臂式护岸施工
建悬臂式护岸构造施工程序:土体开挖→立模板→绑扎钢筋
→现浇混凝土底板→砌筑墙身→伸缩缝填充→墙后回填。
二、工艺标准
1、挡墙混凝土强度等级承受C30,现场浇筑。其砼的强度要满足设计要求。钢筋承受HRB335。
2、挡墙的外观要求其非应力裂缝不得大于0.2mm,各局部的构造尺寸不得小于设计值,根底埋深不小于1m。
3、挡墙承受两次浇筑,根底和墙身分开浇筑,并预埋好连接钢筋,且连接处混凝土应凿毛,并清洗干净。
4、挡墙的墙身几何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5、挡墙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满足设计图纸要求。
6、挡墙内的预留泄水孔横向间距2.0m,其位置允许的偏差为15mm。
泄水孔、出口宜高于地面30cm,并设3%向外倾斜坡度。
7挡墙的墙顶标高要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20mm。
8、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应按有关规定进展养护。墙背回填应当在挡墙砼的强度到达设计强度的75%才能够进展填土。
9、挡墙混凝土浇注应均质密实、平坦,无蜂窝麻面,不漏筋、无缺损、不露筋骨,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10、挡墙模板加固承受拉筋联合钢管扣件双重保证措施,保证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不发生跑模。
11、施工时挡墙墙高随路线纵坡变化,但根底应保持水平,同时保证外墙面在同一竖直面上。
12、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120kpa。假设达不到设计所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应通知监理及设计单位进展地基处理,待到达设计要求方可进展挡土墙施工。
13、挡土墙的墙体到达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方可进展墙后填料施工。墙后必需回填均匀、摊铺平坦,填料顶面横坡符合设计要求。墙后1.0m范围内,不得有大型机械行驶或作业,为防止碰坏墙体,应用小型压实机械碾压,分层厚度不得超过20cm。压实度要求≥95%。
其具体质量指标及实测工程见下页表。
一、挡土墙方法
其次节、施工方法
1由工程部测量人员放线,确定挡土墙准确位置及标高,然后进展基坑开挖,开挖宽度依据根底宽度依据1:1放坡确定。并由工程部组织人员进展现场收方。
2、基坑完成后,按基底纵轴线结合横断面放线复验,确认位置、标高无误并经监理确认后,方可进展随时垫层施工。施工时先将3:7灰土垫层夯实整平至设计标高,为钢筋绑扎供给作业面。
3、测量放线确定根底尺寸后,进展钢筋绑扎、立模,同时预埋墙身钢筋和墙肋钢筋。挡墙根底的施工按跳槽施工,几个作业面可同时施工,为挡墙的墙身施工供给较多的作业面。根底施工完成后应马上回填,以小型压实机械进展分层夯实,并在外表预留3%的向外斜坡,防止积水渗入基底。根底钢筋的绑扎要留意钢筋的保护层的厚度,垫块承受和根底同强度的砼垫块,以保证砼的质量。
4、浇筑根底砼,在根底砼施工完成后准时对墙身处的砼凿毛,保证浇筑挡墙的墙身时浇砼与已浇砼的连接。待根底砼到达设计强度的80%前方可进展墙身施工。首先绑扎墙身钢筋和墙肋钢筋,钢筋安装完成经监理检查合格后,开头关模,并进展沉降缝、接缝及防水处理。施工中特别留意模板的垂直度、平坦度及稳定性。
5、施工挡墙墙身时其支架要一同搭建,而墙身的斜支撑不得与支架进展连接,避开在施工中因支架的移动引起模板不稳定。
6、砼的浇筑主要承受泵车进展输送,砼搅拌运输车运送。在浇
筑中承受插入式振捣棒进展振捣,不得过振及漏振。
7、砼养护主要是保证砼外表的潮湿,防止砼水化反响的各种影响。定期测定砼内部温度、环境温度,掌握砼内外温差,防止砼外表产生裂缝。
8、砼强度到达2.5MPa以上,且其外表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可进展拆模施工,在拆模时不要损坏砼,正面模板主要承受整体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留意模板的稳定性、安全性,保证施工安全。
第三节、各工序施工方法
一、施工测量
1、测量仪器的选用:
DSZ3水准仪;S3一般水平仪;
DZG6激光垂直仪;
J2经纬仪;
50米、30米、5米钢卷尺;
以上仪器均鉴定合格,有关仪器必需具备特地机构检测的准用证。
2、平面轴线测量、掌握
上部构造施工前对根底部份的掌握轴线和水平标高,进展认真的复核,并引测到四周的永久建筑物上,作为上部构造的掌握点,并定期对这些掌握点进展复核,依据本工程的特点,考虑在构造根部设2组掌握轴线,要求每根掌握轴线的2个端点设置在结实、不受施工影响的施工道路或固定建筑物上,依据掌握轴线设立轴线掌握网。
3、标高掌握
本工程依据业主供给的原始水准点,在场地四周和建筑物上设立标高掌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