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构造
第0章绪论
木构造的特点
1、木构造房屋是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2、木材是可再生资源,符合可持续进展战略。3、木构造建筑安全牢靠,适宜人居。4、木材可燃。5、易受生物危害。
木构造的进展概况
1、我国木构造的兴衰:木构造溯源
1973年在河姆渡遗址开掘出木构建筑。遗址中觉察的榫卯,是中国现已觉察的古代木构建筑中最早的榫卯。
西安半坡遗址某房屋木构架,其木柱布置已略呈柱网,房屋已具“间”的雏形,中间一列四柱高出檐柱以承托脊檩。为中国木构造典型的梁柱式构架雏形。
〔一〕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我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构造楼阁式塔。
〔二〕宁波保国寺大殿-最早承受拼合构件的实物木构造(三〕明长陵祾恩殿-现存规模最大、殿柱最大的木构造
(四〕北京太和殿-现存规模最大的木构架
(五〕北京故宫-现存规模最大的古木构造群
〔六〕四大名楼:永济鹳雀楼、南昌滕王阁、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七)园林建筑
(八)民居:抬梁式、穿斗式构架、干栏式和井干式
抬梁式: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脊瓜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房屋的屋面重量通过椽、檩、梁、柱传到根底〔有铺作时,通过它传到柱上〕。
穿斗式构架: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橼,屋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的穿枋横向贯穿起来,成一榀构架。每两榀架构之间使用斗枋和纤子连在一起,形成一间房间的空间构架
干栏式:干栏式建筑,即干栏巢居,是远古时代的人群,特别是南方百越部落的建筑风格,即是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
井干式:井干式构造是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中国房屋构造。这种构造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穿插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形如古代井上的木围栏,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
第1章木材及其物理力学性能
构造用木材的种类:自然的木材、工程木制品(EWP)、预制木构件
木材分为针叶材和阔叶材。针叶材树叶瘦长,成针状,多为常绿树;纹理顺直,木质较软,强度较高,表观密度小,耐腐蚀性较强,胀缩变形小
阔叶材树叶宽大,叶脉呈网状,大多为落叶树,木质较硬,耐腐蚀性较强,涨缩变形小。1、木材:中国方木与原木、锯材北美板材、规格材、梁材、柱材欧洲锯材/实木
2、工程木:是一种重组木材:层板胶合木正交层板胶合木、构造复合木材、木基构造板材
3、预制木构件:预制工字形搁栅、预制轻型木桁架
木材的构造1、粗视构造
1、显微构造
针叶树木材的细胞组成主要成份为纵向管胞、木射线和薄壁组织及树脂道等。阔叶树木材的细胞组成成份为木纤维、导管、管胞、木射线和薄壁细胞等。
木材的缺陷1、木材缺陷
木节:圆形节条状节掌状节活节死结
斜纹/扭纹
裂纹:径裂轮裂方木、原木的干裂
钝棱〔5〕年轮生长率
〔7〕翘曲〔8〕弯曲〔原木〕:一面弯曲多面弯曲
变色、腐朽〔白斑朽、蜂窝朽〕、虫蛀
树脂囊、树皮囊
应力木、应压木:在树干横断面上如髓心偏向一侧,且偏心局部的年轮特别宽,在解剖构造和材性上与正常材都有显著的差异,这局部木材称之为应力木。在针叶树材中产生于倾斜树干或枝桠的下侧〔在受压的一侧〕,称为应压木。应压木的表现①偏宽年轮,且晚材率格外的高。②其材色比正常材深,特别是松类。③早材至晚材变化格外缓慢,早、晚材的比例与正常材的状况相反。
2、木材缺陷图解
木材的物理性质1、含水率
木材中的水分有三种:自由水、吸着水和化合水。含水率是指木材中水份的质量与木材绝干质量的比并用百分比表示。
W=〔m-m〕/m*100%
0 0
W为含水率〔%〕,m为试样烘干前的质量,m0为试样在
103±2℃的温度条件下的烘干质量。
吸湿性:木材的含水率随其四周空气相对湿度和温度的变化而增减,这种现象称为木材的吸湿性。
平衡含水率: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温度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则木材表层的水蒸汽压最终将与该相对湿度和温度下的空气中的水蒸汽压平衡,木材的吸湿或解湿过程就会停顿,此时的木材含水率称之为平衡含水率。
纤维饱和点:在木材的吸湿过程中,水分首先
以吸附水的状态吸附于木材细胞壁的微纤维间,到达其饱和状态后,才以游离水的状态存于细胞腔中。解湿过程则相反,首先是游离水蒸发,然后后处于饱和状态的纤维吸附水开头逐步蒸发。细胞壁微纤维间的吸附水处于饱和状态的木材含水率称纤维饱和点。
木材纤维饱和点是木材属性转变的转折点。当木材的含水率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