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浅析红与黑中的恋母情结.ppt
文件大小:1.79 M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3
总字数:约2.35千字
文档摘要

第1页,共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恋母情结的概念(1)弗洛伊德移情俄底浦斯杀父娶母情结恋母情结升华(2)恋母情结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劳伦斯《儿子与情人》:描写了富有艺术天赋但体格孱弱的青年保罗无法挣脱具有强烈控制欲的母亲的保护,无法与青梅竹马的农家女玛丽安以及后来相识的桀骜锋利的女权主义者克拉拉发展正常的恋爱关系。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著名独白“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短短的一个月前,她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送我那可怜的父亲下葬;她在送葬的时候所传的那双鞋子还没有破旧,她就,她就——上帝啊!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的长久一些——她就嫁给我的叔父……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她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红肿,她就嫁了人了。啊,罪恶的匆促,这样迫不及待的钻进了乱伦的衾被……”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所塑造的女主人公凯萨琳的形象,亦被认为是他的恋母情结的极大凝缩:她几乎像一个耐心细致的母亲一样在爱情上、人生上引导这男主人公的成长。……第2页,共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男性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要完成三大使命:1.把自己从母亲那里解脱;2.与父亲和解;3.找一个与母亲不同恋爱对象。(1856—1939)SigmundFreud

第3页,共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俄狄浦斯情结在作品中的出现无论隐还是显,都与作者童年特殊经历的深刻相关,他们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从母亲那里解脱出来,像一般男性那样完成这三大使命,深受这种强烈情结的困扰。然而,又由于伦理道德,社会规范等方面现实原因,这种感情不能完全得到释放,不同程度的受到压抑。因而作者就将这种感情升华为艺术创作,以文学作品的形式,投射到作品主人公身上去,以获得一种情感的宣泄和自我的补偿。结论:第4页,共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红与黑》表演:《红与黑》情景:在于连因误解德瑞那夫人背叛,枪击德瑞那夫人,被投入维里埃尔监狱,将要被执行死刑之前发生的。(1)两个问题Question1:野心勃勃、一心想要进入上流社会的于连,在面对死亡的最后时刻,为何放弃了能将他营救出牢狱、并带给他梦寐以求的财富与地位的贵族小姐玛蒂尔德,而毫不犹豫的选择扑倒在有夫之妇德·瑞纳脚下,表白道“我爱您,我只爱您”?Question2:在《红与黑》洋洋洒洒数万言的描述中,我们只知道于连有一个贪婪的木匠父亲和两个凶神恶煞般的兄长,为何却无一言提到他的母亲?第5页,共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于连性格于连是个诸多矛盾集于一身的年轻人,他“既卑怯又勇敢,既虚伪又正直,既狡猾又诚实,既老练又天真,既复杂又单纯,所有这些水火不容的对立特征,在他的性格逻辑中却有惊人的统一”。(3)德瑞那夫人与玛蒂尔德德瑞那夫人——心灵的爱情(自然流露出来的母性气质)“那个乡下人几乎还是一个孩子”“同情这个可怜的家伙”……于连“我生平第一次走进陌生人的家,心里害怕,我需要您的保护”“怀有的儿子般的感情和无限崇拜”玛蒂尔德——头脑的爱情这个上流社会的年轻姑娘,只有在用充分理由向自己证明她的心应该被感动以后,她的心才会被感动。于连:一个年轻少尉在什么惊人的行动后,一下子被司令官提升为上校时所感到的那种幸福——司汤达“这种没有温柔声调的用‘你’而不用‘您’的称呼法,使于连感觉不到一点快乐;他对缺乏幸福感到惊讶;最后为了去感觉它,他求助于他的理智。”第6页,共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真正的爱情需要无私的关爱,承认类似母爱的依恋。第7页,共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于连是“戴着面具的司汤达”弗洛伊德:文艺创作是被压抑的愿望的满足。司汤达自传性小说《亨利?布鲁拉德的一生》我的母亲加格农夫人是位迷人的女性,我深深地爱着她。不幸在我七岁的时候便失去了她。当我六岁时(一七九八年),我很爱她。我爱她的情形,就和我后来在一八二八年爱上阿尔伯达?德?鲁本小姐时的疯狂情形那样。我愿母亲不着衣物,我愿吻遍她的全身。她热爱我,常常吻我,对她的吻,我常如此热情地回报,以致她不得不躲开。我总是想要吻她的胸乳,你能想象吗,在我小时候,还不到七岁,我曾经深深地爱上她。司汤达本人与于连第8页,共1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弗洛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