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贾宝玉
贾宝玉,荣国府中最受宠爱的贵族公子。他出生于大官僚地主家庭,是开国勋臣荣国公贾源曾孙,工部员外郎贾政次子。长兄贾珠早亡,他成了独苗。自幼受祖母等人溺爱,过着珠围翠绕、锦衣玉食的生活,被视为贾府的“命根子”,养成了放纵不羁的性格。他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见了“便觉浊臭”。这是他观察社会所得的深邃独特的见解。贵族家庭内部的丑恶腐朽和周五i环境的虚伪庸俗,使他感到苦闷和不满,因而强烈要求挣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桎梏。他憎恶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封建等级制度和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同情奴婢和下层人物,对热衷于“仕途经济”的宿儒深恶同痛绝。自从表妹林黛玉来到贾府,他又把对女性的博爱移于黛玉一身,两人性格相合,志趣相投,热爱生活,向往自由,由于他不顾一切地爱着不合“贤妻良母”规范的黛玉,导致他与家庭、社会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被迫与自己不爱的表姐薛宝钗结婚。黛玉绝粒而殒,促使他在家道败落后出家当了和尚,表现了对封建礼教的抗争。但在他身上也沾有贵族公子的阶级惰性和消极虚无的思想。贾宝玉是封建贵族阶级青年中的叛逆者的典型形象,其思想上体现着某种民主主义的色彩。
林黛玉
林黛玉,贾宝玉的表妹,探花林如海的女儿,母亲贾敏是四大家族之一的贾府千金。她出身书香门第,又是独女,幼年受过良好的教育,精通诗文,才华横溢,聪明而又任性。因六岁丧母,不久其父又死,不得不寄居在规矩森严的外婆家。家庭的衰败、环境的污浊以及其本人的独特的人生见解,形成了“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高傲性格。她看不惯趋炎附势、藏奸使诈的人,除了宝玉和紫鹃,贾府里几乎没有一个她信得过的人。由于长期寄人篱下,缺乏安全感,她多愁善感,抑郁猜疑,常用尖刻的语言对待她所不满的一切,以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和纯洁品性。她鄙视封建文人的庸俗,诅咒科举制度的虚伪,与表兄贾宝玉有着共同的叛逆性格,将他引为一的知己。她对宝玉的爱真挚而深沉,既不贪图他的财产家业,也不贪图他的阀阅门第。为了他,时时悲苦,处处留神,葬花泣残红,心曲题罗帕,及至宝玉被骗成婚的当晚,焚毁诗稿,呕血身亡,以生命殉爱情,向封建势力提出最后的控诉。林黛玉是个贵族阶级青年叛逆者的艺术典型。
薛宝钗
薛宝钗,贾宝玉的表姐。出于黄商世家,自幼接受严格的封建闺范教育,奉行“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生活哲学。她姿容端丽,才华出众,具有深厚的艺术素养和广博的知识,贾宝玉因而时时向她流露爱慕之意,成为林黛玉不得不时加警惕的情敌。她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心爱宝玉,但是从来不敢表达这种感情,却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终身大事交由他人决定,她多次规劝宝玉读圣贤之书,学仕途经济,走科举成名道路,还不止一次地对林黛玉、史湘云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说教,在势力阴冷、勾心斗角的贾府里,她学会了八面玲珑、“随分从时”,一举一动贤淑端方,善用小恩小惠笼络人心,博取了许多人的赞赏。她总是利用一切机会,奉承迎合,博取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王夫人的欢心,最后成为贾宝玉之妻。但婚后宝玉出家,她也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王熙凤
王熙凤,又称凤姐,贾琏之妻,王夫人的侄女,荣国府的当家人,是最受贾母宠爱的孙媳妇。她泼辣阴险,奸诈狠毒,唯利是图,贪婪成性。她一副娇艳的姿容,却有着蛇蝎般的心肠。挪用公款放债,侵吞经手银子,收受贿赂,包揽词诉,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栏寺,逼死尤二姐,尤其是恶毒的设“调包儿”记害得林黛玉绝食而亡,宝玉愤而为僧,薛宝钗青年守寡,策划并导演了一出撕心裂肝的爱情悲剧。这一切都表现了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两重性格。她善于玩弄权术,对贾母,她百般逢迎,对众多的兄弟姐妹以至下人,她经常实施小恩小惠,笼络人心。她所干的一系列坏事成为贾家垮台的重要导火线。随着贾府的败落,她也心力交瘁,过早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王熙凤的形象,概括了封建统治阶级掌权者的基本特征,反映了封建贵族家庭的罪恶。
贾母
在《红楼梦》中,有一位“太上皇”般的人物,她就是被众人尊称为“老祖母”的贾母。贾母是贾代善之妻,出嫁前为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她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在于她同辈的人物都相继去世后,凭着自己的精明能干,最终坐稳了贾家最高统治者的宝座,成为贾府的绝对权威。
贾母算得上是一个至性至情之人。虽然是一个如此大的封建家庭的统治者,但并非是个恪守礼教的老太太。但是,贾母的人情味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得以表现,因为它是建立在维护封建家庭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点在她对待宝玉婚姻的态度上表现得最为透彻。她不是不喜欢黛玉,甚至对黛玉充满怜爱。然鹅,当为宝玉选定配偶时,她仍然弃黛选钗,还“批准”并参与了凤姐设下的“调包计”。
当黛玉惨死之时,她正在宝玉、宝钗的洞房中欢笑。黛玉死后,由于良心不安,她才对黛玉的阴灵说:“并不是我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