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现代诗歌的阅读与鉴赏(讲义).docx
文件大小:120.98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3
总字数:约1.98万字
文档摘要

现代诗歌的阅读与鉴赏

目录TOC\o13\h\u

01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1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2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12

04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16

【考点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1.积累基础知识,分类掌握要点

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重在体会修辞手法和诗歌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妙用。通过梳理内容,积累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可以为深入分析文本内容打下坚实基础。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分类掌握,灵活运用。

2.强化角度思维,细化教考衔接

强化意象和意境、语言、手法、叙述主体等角度思维,提升文本理解鉴赏能力,同时要细化教考衔接,现代诗歌学习可以高度关联《红烛》和《致云雀》。例如:“如何理解《致云雀》一诗中“云雀”这一形象?”这道题就是对意象的考查分析。

3.强化试题训练,提升应试能力

现代诗歌考查频率较低,但在具体考查过程中,意象和意境、情感类考点考查频率较高。因此,在平时备考过程中,应重点掌握意象和意境、情感类考点,同时在试题训练中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总之,现代诗歌试题虽然目前考查频率不高,但与课本内容高度关联,在高考中有进一步加强考查频率的可能性,我们要灵活掌握出题规律和答题技巧,同时注意衔接课本内容,在试题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应试能力质的提升。

【备考策略思维导图】

【知识导图整体框架】

【主要考法归纳】

现代诗歌阅读主要有四个细化设题角度,分别是意象和意境、情感、主题意蕴和作家的态度。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又是重中之重,且得分较低。在备考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学习积累。

【现代诗歌知识】

(一)基本类型

1.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等都属于这一类。

(衔接教材:《大堰河我的保姆》)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表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等。

(衔接教材:《我爱这土地》)

2.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

(1)格律诗: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20世纪20年代,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这是一种不同于自由诗又没有固定格律的格律诗,亦称“现代格律诗”(衔接教材:《红烛》)

(2)自由诗: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和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衔接教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3)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但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

(衔接教材:《海燕》)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诗歌分类中,人们经常提到朦胧诗。朦胧诗古已有之,并非当代专有,它只是诗歌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朦胧诗的第一特征是“不直白”。“不直白”对诗人而言是一种创作习惯或思维习惯;对阅读者而言,则增加了解读、介入诗歌的难度。

(二)基本特点

1.分行排列,节奏韵律和谐

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依据意思。

诗的节奏即诗句分行有鲜明的停顿及抑扬的节拍感,亦如音乐的节拍和旋律感。要品味、体会诗歌节奏展示的美感,就要把握好轻重、韵律,反复朗读,把诗人所要强调的情感用重音读出来。

(衔接教材:《再别康桥》的“音乐美”)

2.饱含真情,立意新颖

王夫之说过:“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苏轼也说:“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帅之兵,谓之乌合。深观其意焉。”这是强调“意”的重要性。“意”不仅应饱含诗人真情实感,还应该新颖,应该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新意来,应该有独特新奇的发现和感受。

(衔接教材:闻一多《红烛》化用“蜡炬”这古典意象,赋予它新的含义,赞美红烛以“烧蜡成灰”来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

3.联想想象自然,跳跃自如

联想自然即由眼前的此事物触发灵感,联想到彼事物,把彼此自然联结起来,没有牵强附会之感。诗歌不能像小说那样,细枝未节,娓娓道来;也不能像散文那样抓住某个片段,尽情挥洒,大肆渲染。它要在极短的篇章里包蕴极其复杂的思想内容,有时时空跨度很大,因此需要自然过渡,跳跃自如。

(衔接教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诗人设想站在地球“边上全方位俯瞰地球,放声呼唤,纵情高歌,想象着那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和狂暴的太平洋,联想想象自然,文脉跳跃自如。)

4.形象生动,凝练集中

作为艺术概念,形象指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所创造出来的具有定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