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刘健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分析3400字.docx
文件大小:68.21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3
总字数:约3.98千字
文档摘要

1

刘健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分析

目录

刘健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分析 1

1.1色彩语言 1

1.2意像与图像 2

1.3生活化的声音表现 3

1.3.1南京方言的对白表现 3

1.3.2本土化的背景音乐 4

在技术飞快发展的当下,人们对于动画电影的画面,音效有了更高的追求。

电影公司也迎合大众得需求,每一部影片也是对画面和音效有更高的要求。这无疑是正确的,也是符合观众的要求。但是刘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却并没有随波逐流,他选择用简明的线条去重塑现实生活。用荒诞的艺术表达来讲好一个反应现实的故事。

1.1色彩语言

色彩对于电影来说非常重要。它是第一视觉语言,也奠定了电影的基调。色彩不仅能够交代环境,还能表现人物的内心情绪。它对于角色的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色彩对于动画电影来说,就相当于脸谱对于戏曲。不同色彩对于人物就相当于他的性格。色彩也同样暗示着故事的走向和结局。例如《千与千寻》中鲜艳的颜色暗示着故事的美好走向,《冰雪奇缘》蓝白的主色调暗示着故事的主题。过去我国动画作品在风格上一直是以明媚和光亮的基调为主,试图传达出一种积极或滑稽的情绪。1这是与大部分动画是以儿童为主要对象,大多选择神话故事或儿童生活为题材的缘故。而刘健在他的两部影片中都将背景的黑色作为主色调。黑色奠定了两部作品悲剧的内核。黑色通常代表着黑暗,犯罪。在黑夜里的犯罪

1刘晓萍,肖雪蕾.国产动画电影的叙事突围——以刘健《刺痛我》为例[J].电影评介,2017(19):91-93.

显得理所应当。这也暗示了两部作品里都是犯罪为主题的。

在《刺痛我》中,“南京”整个城市空间在影片中以“灰色”呈现,而“黑色”

主要用以呈现影片的时间。在灰暗的主基调上,却还夹杂着街边明亮的广告牌的灯光、打火机微弱的火焰、店铺招牌的霓虹等,使得影片的视觉表达上多了一些荒诞与现实,把这灯红酒绿的繁华与人物的遭遇形成对比。使得影片在视觉语言上充满了隐喻与诉求之间的张力。在《大世界》中,连寺庙的色彩都是黑暗的。作为人们精神的寄托,寺庙在影视作品大多以金碧辉煌的形象呈现。而在《大世界》中却是以暗色调呈现的。人们在黑暗的环境中诉说着让自己抱有希望的话语。让讽刺意味更加浓郁。

刘健通过黑色的色彩暗喻了黑暗的现实一角,利用色彩的对比加强了视觉感受,更让观众带入了刘健塑造的黑暗世界中。

1.2意像与图像

动画电影图像的构成元素主要由色彩、角色形象、活动场景构成,这些元素是整个动画电影呈现的基调,而动画影像的叙事与表意也首先体现在图像上。许的动画导演在自己作品创作上的图像风格基本都是一脉相承的。如宫崎骏的60多部动画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以及画面风格都有着一定的共通性。

在《大世界》影片中间。刘健设置了这个一个情节,小张在网吧被人砸晕做了一个梦,梦里面有一段长江水的视频。这个片段是一段实拍场景,在刘健看来这段实拍的长江水和画出来的长江水,在电影中的意像表达含义是一样的。所以他选择用实拍的长江水代替画出来的长江水。他通过拍摄的方式完后进行后期制作时,他把江水的颜色和阴暗程度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让江水的颜色从灰演变到绿,长江水颜色的变化也象征着人物情感变化。《大世界》整部影片的节奏都是紧

凑和紧张的,导演在此处增加了一段这样的影像,可以帮助观众放慢观影的节奏,调整情绪,也在留白的空隙去对接下的故事情节进行想象。

《刺痛我》中的结尾是一箱人民币,《刺痛我》中登场的各个角色,无论是超市老板还是张小军和他的朋友都是围绕着人民币完成自己的故事线的。人民币在电影中有着自己的使命。而在《大世界》中,也是用鲜红的人民币结束电影,当警察把手提包打开的那一瞬间,百元大钞整齐排列,清晰可见的主席像,导演设计了一道光,钞票在遇到光后变成了神像,变得非常庄严。两部作品中人民币的运用,可见它在影片中均处于核心地位,鲜血染红的人民币更是更好地完成了图像的叙事目的。把影片对于金钱的反思展现得淋漓尽致。

动画电影中图像的形成是完全通过人为设计的,他不仅可以表达创作者心中想要传递的讯息,也能通过准确地把握观众的心理,去形成特定的艺术风格和图像。因为动画电影是虚拟的,所以在图像的表现上可以比真人电影更加抽象和夸张。刘健充分利用到了这一点。他把观众设置在一个的拟环境中,去联系客观实际,找寻答案。

1.3生活化的声音表现

1.3.1南京方言的对白表现

在电影中,语言和背景音乐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不同语言象征着故事发生的地点的不同。语言是角色之间沟通交流、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动画电影中表现角色情绪、角色性格、推进故事、塑造人物、营造氛围最重要的工具。2语言的切换更象征着故事地点以及人物的转移。而在中国更是如此,不同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