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红楼梦讲述了什么故事.docx
文件大小:12.78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6-23
总字数:约1.41千字
文档摘要

红楼梦是一个围绕着“情”和“空”两个字的故事。

把一切谶语和角色统统符号化,那么情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省亲别墅,空是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情是“你死了我当和尚去”,空就是最后真的出家当了和尚;情是林黛玉,空是薛宝钗。

作者用所有的情节和笔墨试图描述这对抽象的概念。而充斥在“情”和“空”之间的,就是一种叫做无常的东西。它给命运造成扰动,也让毫无交集的“多情”和“空无”绞绕在一起。

有人评林和薛的个性,说谁圆滑世故谁小心眼,真是无聊。顾城文章里的观点我很认同——宝钗的合适和妥帖来自于她的空无。

促使她克己复礼的不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而是一种“既然来都来了,不如就这么着吧”的虚无。看似丰腴热心的她,却是书中生命能量最低的一个人,正如同看似多病瘦弱的林黛玉倒是能量最高一样。

宝钗的行事只围绕一种逻辑:

“既然入宫落选了,那贾家也可以。”

“既然金钏儿死了,王夫人就不要伤心了。”

“既然哥哥是这样了,我就多担待些。”

“既然生活毫无意义,那我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宝钗出生时就用冷香丸压制情毒,冷香丸摘遍春夏秋冬的花朵,取花蕊,捣碎了做药丸,最后还要和最苦的黄柏混在一起咽下去。这跟每一朵落花都要亲手埋土里深情祭悼的黛玉相比,应该都算是无情摧花了。

她们是阴阳的两极,但黛玉葬花是美的,冷香丸的精巧制法无疑也是极美的。

我猜想作者先想好了关于“情和空”的主题,再下笔去写的人写的故事:宝玉历劫由多情转为空无,而通灵宝玉回到青埂峰变回顽石,空空道人看了顽石上的故事,却又通了“情”,把自己的号从“空空道人”改成了“情僧”。

这就是中国文学特有的美感,情和空既是对立,又相互转化,它们既是黛玉又是宝钗,既是开头又是结尾。

小说通篇没有评价究竟孰优孰劣,是多情更好,还是空无更好?只是用家族末世做背景,用那么多姑娘的悲剧做背景,不遗余力地展现给我们这两者之间双星舞蹈一样的美感。这其中,可能也夹杂着作者一次次地对命运念念叨叨的提问:

“这世界真的有意义吗?一切是有意义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