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汕头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共同性原则的是()。
A.国际合作,解决酸雨跨国蔓延
B.人类与其他物种共同和谐生存
C.按本国的利益开发海洋资源
D.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答案】:A
【解析】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指的是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发展的总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国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全球采取共同的行动。国际合作解决酸雨跨国蔓延体现了不同国家之间共同合作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跨国蔓延并非一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需要各国携手合作,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人类与其他物种共同和谐生存体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该选项强调了人类与其他物种在生存方面的公平。按本国利益开发海洋资源没有考虑到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及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只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违背了共同性原则,不利于全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体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中的代际公平原则,即当代人应考虑到后代人对资源和环境的需求,为后代人留下合理的资源和环境。综上,符合可持续发展共同性原则的是国际合作解决酸雨跨国蔓延。
2、-1,0,4,22,()。
A.118
B.120
C.122
D.124
【答案】:A
【解析】通过分析可得,第一个等式为0等于(-1)乘以2再加上2,第二个等式4等于0乘以3再加上4,第三个等式22等于4乘以4再加上6。其中乘数2、3、4构成了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加数2、4、6构成了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按照此规律,所填数字应该是22乘以5再加上8,结果为118。
3、所有的农耕文明时代的文化都具有保守性,无论东西方,概无例外。深刻的原因是,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中,“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西方文化,尤其是自然科学在西方文艺复兴与18世纪工业革命后之所以发生了深刻性的质变,引发了中西方的对立与冲突,以及中国在自然科学发展上的明显落后,根本原因在于,以机器为生产基础的商品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取代了以手工工具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对上面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是导致农耕文明时代的文化具有保守性的根本原因
B.由表及里,从历史的文化现象角度分析了中西方的对立与冲突形成的深层原因
C.无论东西方,在封建时代,都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故而东西方都具有保守性
D.自然科学的质变引发了中西方文化的对立与冲突,引发了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变化
【答案】:B
【解析】文段先指出农耕文明文化有保守性及原因,又分析中西方对立冲突的根源。此答案是从历史文化现象角度剖析中西方对立冲突深层原因,全面且准确,其他说法不准确或片面。
4、下列对自己的见解的表述中,不属于谦称的是()。
A.拙见
B.愚见
C.高见
D.鄙见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谦称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关键在于明确各选项词语是否属于对自己见解的谦称。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拙见”意思是称自己的见解粗俗浅薄,“愚见”指的是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同样是谦辞,指自己的见解,这几个均是对自己见解的谦称。而“高见”是敬辞,用于称别人的见解,并非对自己见解的谦称。所以对自己的见解不属于谦称的是高见。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A.可以完全克服;
B.不可能克服;
C.有可能克服;
D.可以克服其大部分
【答案】:B
【解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是资本主义,其本质未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由资本主义制度决定,所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6、2019年9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该意见指出,要以保障猪肉()为目标,立足当前恢复生产保供给,着眼长远转变方式促转型。
A.扩大出口
B.减少出口
C.基本自给
D.绝对安全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国务院办公厅相关文件目标的准确理解。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主要是满足国内需求,因此要以保障猪肉基本自给为目标。扩大出口并非此政策主要目标,政策核心是保障国内供应,而非扩大出口规模;减少出口也并非关键目标表述,文件重点不在调节出口数量;绝对安全一般用于描述食品安全等特定方面,并非该政策在阐述目标时的范畴。而立足当前恢复生产保供给、着眼长远转变方式促转型,最终目的就是保障国内猪肉基本自给,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所以该题应选保障猪肉基本自给这一选项。
7、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