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平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C.我国粮食产区主要位于热带,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D.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
【答案】:C
【解析】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此地理位置使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水分条件。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50°,这导致南北气候差异大,多样的气候条件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但我国粮食产区主要位于温带和亚热带,并非主要位于热带,所以“我国粮食产区主要位于热带,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这一表述不正确。
2、环境保护、开发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利用的主要趋势。下列做法中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开发太阳能取代煤、天然气等能源
B.用天然气代替煤和石油
C.用核能代替水力发电
D.废电池和其他废品一起填埋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不同能源利用方式和废品处理方式对环境保护影响的理解。开发太阳能取代煤、天然气等能源,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相比煤、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能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保护极为有利。用天然气代替煤和石油,虽然天然气是相对清洁的能源,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比煤和石油少,但它仍然属于化石能源,燃烧时还是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对环境仍存在一定影响,并非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做法。用核能代替水力发电,核能虽然能量密度高,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核泄漏等事故会对环境造成极其严重且长期的危害。并且核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核废料处理也是一个难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而水力发电是一种较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利用方式,虽然可能存在一些生态影响,但总体上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因此,用核能代替水力发电不一定最有利于环境保护。废电池和其他废品一起填埋,废电池中含有汞、镉、铅等重金属以及酸、碱等电解质溶液,这些物质会通过渗滤作用污染水体和土壤。如果将废电池与其他废品一起填埋,会导致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和地下水,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不利于环境保护。综上,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做法是开发太阳能取代煤、天然气等能源。
3、下列行为中,没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是()。
A.某单位辞退了怀孕的小李
B.某单位招收了一位年满17周岁的未成年女工
C.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老王让自己正在上小学的女儿辍学回家干活
D.某公司未经王女士同意,以营利为目的,将其肖像印发在广告画上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保护妇女权益。辞退怀孕员工、让小学女儿辍学、未经同意用肖像营利均违法。单位招收年满17周岁未成年女工未违反该法,因满16周岁可就业。
4、市场机制是指市场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其核心机制是()。
A.价格机制
B.竞争机制
C.供求机制
D.风险机制
【答案】:A
【解析】市场机制是市场诸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主要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和风险机制等。价格机制是核心机制,因为价格是市场活动的晴雨表,能够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的变动会引导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调节生产和消费的规模与结构,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竞争机制促使市场主体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进技术和服务,推动经济发展,但它是围绕价格等因素展开的。供求机制反映的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但它对市场的调节作用往往要通过价格的波动来实现。风险机制虽然能促使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谨慎决策,但它也需要价格等机制的配合才能有效发挥作用。所以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是价格机制。
5、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以下属于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是()。
A.参加社会保险
B.购买商业保险
C.办理存款储蓄
D.认购国企债券
【答案】:B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来判断哪种属于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社会保险是国家为了预防和分担年老、失业、疾病以及死亡等社会风险,实现社会安全,而强制社会多数成员参加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安全制度。它主要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并非以规避风险为主要目的的投资方式。商业保险是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购买商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