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海水有苦味是因为它含有:
A.氯化钠
B.氯化镁
C.氯化钾
D.氯化钙
【答案】:B
【解析】海水有苦味是因含氯化镁。氯化钠使海水有咸味,氯化钾、氯化钙并非海水苦味原因。所以海水苦味源于其中的氯化镁成分。
2、我国最早的山水诗人是()。
A.王维
B.孟浩然
C.谢灵运
D.陶渊明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最早的山水诗人这一文学常识。王维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其山水诗将绘画的技法融入诗歌,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但他并非最早的山水诗人。孟浩然也是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歌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风格清淡自然,同样不是最早的山水诗人。谢灵运是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诗人,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其山水诗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细致入微,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所以他是我国最早的山水诗人。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田园诗派创始人,其诗作多描绘田园生活,展现了农村的自然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场景,并非山水诗人。综上,我国最早的山水诗人是谢灵运。
3、在垂直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产出大小的主导力量是_____。
A.供给
B.需求
C.价格
D.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A
【解析】在垂直总供给曲线区域,总供给曲线呈垂直状,意味着供给量固定,不受需求和价格影响,此时产出大小由供给决定。
4、填入划横线①处最合适的是()。
A.公告
B.批复
C.纪要
D.通报
【答案】:B
【解析】由于缺乏划横线①处的具体文本以及上下文信息,无法确定最合适的选项。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时使用的文种;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需根据具体情境判断应填入的文种。
5、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与管理者的角色联系十分紧密,下列属于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管理技能是()。
A.某高校的校长经常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对年轻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指导
B.某医院的一名护士长能够在住院医师与护士之间做好协调与沟通
C.某公司的一名总经理能够在公司经营出现状况时,审时度势,作出正确的决策
D.以上均正确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管理技能。管理技能通常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某高校的校长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对年轻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指导,这体现了校长具备专业的教学技术经验,能够运用这些技术知识来指导他人,属于技术技能,是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技能之一。某医院的护士长在住院医师与护士之间做好协调与沟通,这体现了护士长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能够与不同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协作,属于人际技能,也是管理人员应具备的重要技能。某公司的总经理在公司经营出现状况时,审时度势,作出正确的决策,这体现了总经理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公司的运营情况,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分析和判断,属于概念技能,同样是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技能。综上所述,上述三种情况分别体现了不同类型的管理技能,都是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所以以上描述均正确。
6、公司内部开展信息传递工作时,常用的书面交流形式是()。
A.备忘录
B.信件
C.通知
D.报告
【答案】:A
【解析】备忘录是公司内部常用的书面交流形式,用于记录、传递和提醒重要信息,方便在公司内部成员之间快速共享和查阅,简洁明了且针对性强。信件通常用于公司与外部的正式沟通。通知一般是向特定群体告知重大事项、政策、活动等内容。报告则是对工作、项目等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后形成的书面文件,通常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来撰写。所以公司内部经常进行信息传递常用的书面交流形式是备忘录。
7、甲、乙二人都是木材厂的工人。某天,他们为一位房主搬运木材,午休时,甲表示不清楚这木材是否能够燃烧,乙说“我去试试”,接着便用打火机去点,结果引燃了旁边的油桶,致使房主的房子被烧毁。那么乙对房子被烧毁的态度是()。
A.疏忽大意的过失
B.间接故意
C.意外事件
D.过于自信的过失
【答案】:A
【解析】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本题中,乙作为木材厂工人,应当预见到用打火机点木材可能会引燃旁边油桶进而烧毁房主房子这一危害结果,但他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最终导致房子被烧毁,符合疏忽大意过失的特征。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乙的行为并非是有意放任房子被烧毁这一结果的发生。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