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昌吉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公共财政是以满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
A.国家需要
B.国有企业需要
C.社会公共需要
D.每个公民的需要
【答案】:C
【解析】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它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不是某个特定主体如国家、国有企业或单个公民的需要。国家需要范围较宽泛,不能精准体现公共财政的本质;国有企业需要只是特定经济组织的需求;每个公民的需要过于分散和个体化,公共财政无法满足每个公民的具体需求。所以公共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在你主持的会议上有人私自插入话题,面对这种情况,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不予理睬,可是还要注意不要让他们影响其他与会者
B.提醒与会者会议的主题
C.公开点名指出,问他是不是还有其他关于这个问题的想法要提出来
D.加入对方的话题
【答案】:D
【解析】在主持会议时,会议需要围绕既定主题进行,以保证效率和效果。当有人私自插入话题时,若不予理睬但注意不让其影响其他与会者,可维持会议正常秩序,不被无关话题过多干扰;提醒与会者会议主题,能引导大家回到正轨,聚焦会议内容;公开点名指出并询问对方关于该问题是否还有其他想法,能既表明对其行为的关注,又给对方表达机会并尝试拉回主题。而加入对方的话题,会使会议脱离原本主题,导致会议方向失控,无法达成预期效果,这种做法不正确。
3、通报批评、警告等属于行政处罚中的()。
A.申诫性处罚
B.人身自由性处罚
C.财产性处罚
D.行为性处罚
【答案】:A
【解析】通报批评、警告是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人提出谴责、告诫,使其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违法性,促使其改正错误的一种处罚方式。申诫性处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谴责和警戒,其目的是通过对违法行为人的名誉、荣誉、信誉等施加影响,引起其精神上的警惕,使其不再违法。通报批评和警告恰好符合申诫性处罚的特征。人身自由性处罚主要是限制或剥夺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自由,常见的如行政拘留等。通报批评和警告并不涉及对人身自由的限制,所以不属于人身自由性处罚。财产性处罚是行政机关依法对违法行为人给予的剥夺财产权的处罚形式,例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通报批评和警告不涉及财产的剥夺,因此不属于财产性处罚。行为性处罚是指行政主体限制或剥夺违法行为人特定行为能力的制裁形式,比如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等。通报批评和警告未对行为能力进行限制或剥夺,所以不属于行为性处罚。综上,通报批评、警告等属于行政处罚中的申诫性处罚。
4、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一个人的竞争力往往取决于其()。
A.社交能力
B.组织能力
C.学习能力
D.学历层次
【答案】:C
【解析】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个体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其学习能力。社交能力有助于个人建立人际关系网络、拓展资源,但这并不直接等同于竞争力。良好的社交能为个人带来机会,但若无持续学习以提升自我价值,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组织能力着重体现在对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协调和调配,在团队协作或领导岗位上有重要作用,但它侧重于管理层面,而非个人竞争力的根本来源。学历层次是个人在特定阶段学习成果的体现,代表过去的学习经历和知识储备,然而知识在不断更新迭代,仅依靠以往学历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学习能力则是一个人不断获取新知识、新技能,适应新环境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能够让个人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不断提升自己,紧跟时代步伐,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在竞争时代,一个人竞争力往往取决于其学习能力。
5、述职报告的核心部分是()。
A.开头部分
B.履职与成绩部分
C.不足与教训部分
D.今后打算与意见部分
【答案】:B
【解析】述职报告是指各级各类的机关工作人员,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下属群众陈述任职情况,进行自我回顾、评估、鉴定的书面报告。其中,履职与成绩部分是报告的核心内容,它集中展现了述职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成果和业绩,是上级和群众了解述职者工作表现的关键部分。而开头部分主要是引出报告主题;不足与教训部分是对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今后打算与意见部分是对未来工作的规划。所以述职报告的核心部分是履职与成绩。
6、小马因犯盗窃罪被一审法院判处罚金1万元,小马不服并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以下选项中能对小马进行罚金处罚的执行机关是()。
A.人民政府
B.公安机关
C.一审法院
D.二审法院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罚金处罚执行机关的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分析。在我国司法体系中,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根据法律规定,罚金刑的执行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