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国际创伤生命支持ITLS职业准入测评试卷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创伤评估的第一步是?
A.气道评估
B.呼吸评估
C.循环评估
D.意识评估
2.成人胸外按压的频率是?
A.60-80次/分
B.80-100次/分
C.100-120次/分
D.120-140次/分
3.开放性气胸现场急救首先应?
A.封闭伤口
B.吸氧
C.输血补液
D.清创缝合
4.骨折急救固定的目的不包括?
A.减轻疼痛
B.防止再损伤
C.便于搬运
D.促进骨折愈合
5.以下哪种出血最危险?
A.毛细血管出血
B.静脉出血
C.动脉出血
D.皮下出血
6.心肺复苏时按压与通气的比例是?
A.30:2
B.15:2
C.30:1
D.15:1
7.脊柱骨折搬运时应采用?
A.单人搬运法
B.双人搬运法
C.三人搬运法
D.脊柱板搬运法
8.休克的主要特征是?
A.血压下降
B.心率加快
C.组织灌注不足
D.尿量减少
9.头部受伤后昏迷,清醒后又再次昏迷,提示?
A.脑震荡
B.硬膜外血肿
C.硬膜下血肿
D.脑挫裂伤
10.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用止血带?
A.四肢大出血
B.伤口有骨折
C.现场无其他止血方法
D.伤口有开放性气胸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创伤现场评估的内容包括?
A.受伤机制
B.生命体征
C.受伤部位
D.意识状态
2.胸外按压有效的指标有?
A.能摸到颈动脉搏动
B.瞳孔逐渐缩小
C.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
D.自主呼吸恢复
3.开放性伤口的处理原则包括?
A.止血
B.包扎
C.固定
D.清创
4.骨折的特有体征有?
A.畸形
B.异常活动
C.骨擦音或骨擦感
D.疼痛
5.休克的治疗原则包括?
A.补充血容量
B.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C.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D.治疗原发病
6.常用的包扎材料有?
A.绷带
B.三角巾
C.创可贴
D.纱布
7.头部外伤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
A.颅内血肿
B.脑疝
C.癫痫
D.肺部感染
8.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包括?
A.胸外按压
B.开放气道
C.人工呼吸
D.电除颤
9.搬运伤员的注意事项有?
A.避免加重损伤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观察病情变化
D.快速搬运
10.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包括?
A.先救命后治伤
B.先重伤后轻伤
C.先排险后施救
D.先固定后搬运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创伤评估时应先检查明显的损伤,再检查隐蔽的损伤。()
2.胸外按压时按压部位应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
3.开放性骨折应先将骨折端还纳,再进行包扎固定。()
4.休克患者应采取头低脚高位。()
5.止血带止血时应每隔1小时放松1-2分钟。()
6.单人进行心肺复苏时,按压与通气的比例是30:2。()
7.脊柱骨折患者搬运时可采用软担架。()
8.头部受伤后出现呕吐,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
9.开放性气胸患者应尽快封闭伤口,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
10.现场急救时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创伤评估的ABCDE原则。
A气道,保持气道通畅;B呼吸,评估呼吸功能;C循环,检查循环状况;D神经系统,评估意识及神经功能;E暴露与环境控制,充分暴露检查并注意保暖。
2.简述胸外按压的要点。
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双手掌根重叠,垂直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尽量减少中断。
3.简述开放性伤口的止血方法。
指压止血、加压包扎止血、填塞止血、止血带止血等。根据出血部位和情况选择合适方法。
4.简述搬运脊柱骨折患者的正确方法。
采用脊柱板或硬担架搬运,保持脊柱中立位,避免脊柱扭曲、弯曲,多人协同搬运,固定好患者身体。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如何提高现场急救的成功率?
加强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公众急救意识;配备必要急救设备;快速反应,及时到达现场;准确评估伤情,采取正确急救措施;持续有效心肺复苏等。
2.创伤患者转运途中应注意什么?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固定好骨折部位,避免加重损伤;确保各种管道通畅,防止脱落;做好保暖等。
3.遇到群体创伤事件如何进行现场急救组织?
迅速评估现场安全,确定指挥人员;快速分类伤员,按轻重缓急处理;合理调配急救资源,组织人员进行救治和搬运;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等。
4.怎样做好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关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