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虫主要寄生在盲肠,亦可在结肠、直肠、阑尾及回肠末端发现一般感染较轻,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每克粪便超过30,000个虫卵时,症状才会变得明显(1)急性或亚急性阑尾炎(2)严重感染时造成脱肛或直肠脱垂(3)过敏反应(4)营养不良、体重减轻(5)明显或轻度贫血,虫体附着肠壁上而造成出血致病第31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诊断:在粪便检查中发现典型的虫卵,但一般感染虫数少,可采用浓集法直肠镜检法流行:同蛔虫预防:同蛔虫诊断、流行与预防第32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我国常见的线虫圆形动物门(Nemathelminthes)线虫纲ClassNematoda(RoundWorm圆虫)肠道线虫:蛔虫(AscarisLumbricoides)鞭虫(Trichuristrichiura)蛲虫(Enterobiusvermicularis)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duodenale)美洲钩虫(Necatoramericanus)循环系统中的线虫:班氏丝虫(Wuchereriabancrofti)马来丝虫(Brugiamalayi)第2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形态特征(1)1.体呈长条形圆筒状:大部分为两侧对称2.size:可从1mm~1m3.假体腔(原体腔):含消化、生殖、神经、外分泌系统不具备循环系统4.雌雄异体(Sexseparated):行有性生殖5.雌虫大雄虫小6.头端结构(虫种鉴别):不具口腔者:三片唇瓣具口腔构造者:有附着器官,如齿钩,牙板第3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02形态特征(2)形态特征(2)7.尾端结构(虫种鉴别):雌虫尾部尖直(无特殊结构)雄虫尾部:具1~2根交合刺:--尖尾:尾部向腹面卷曲--尾部薄膜化形成伞状交合囊:有辐肋作为支撑8.四个开口:食道开口肛门排泄口(孔):虫体前半部腹面中线生殖口--雌虫称为阴门--雄虫为泄殖孔第4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虫卵外形:多为卵圆形颜色:因种而异卵壳主要由三层组成外层为薄的卵黄膜(受精膜)厚的壳质层是卵壳主要组成部分,能抵抗外界机械压力内层为薄的脂层或蛔甙层,具有调节渗透的功能(防止水溶性物质从外界侵入卵内,也防止卵内的物质向外漏出)内含物:因种而异第5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生活史与致病蛔虫生活史丝虫生活史土源性线虫(直接发育型)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肠道线虫)生物源性线虫(间接发育型)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组织内线虫)发育:幼虫须经四次蜕皮L1L2L3L4L5(幼龄成虫)成虫虫卵生活史第6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致病:L1L2L3L4L5(幼龄成虫)成虫虫卵致病幼虫所致损害:幼虫移行症!!成虫所致损害:异位寄生幼虫所致损害:幼虫移行症!!成虫所致损害:异位寄生致病幼虫皮炎、肺炎过敏反应幼虫移行症:非正常宿主(不能发育为成虫)引起病变幼虫致病不同于幼虫移行症!!!成虫肠道淋巴系统神经系统肌肉异位寄生第7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蛔虫、似蚓蛔线虫:蛔虫病(Ascariasis)、蛟蛔Ascarisinfection(Roundworminfection)第8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成虫:粉红色,长圆柱形,形似蚯蚓口孔周有三片品字形排列唇瓣雌虫尾端钝圆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有交合刺一对形态-1第9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蛔虫顶端三片唇瓣体壁结构形态-2第10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蛔虫雄虫尾端结构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形态-3第11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脱蛋白质膜受精蛔虫卵蛋白质膜玻璃状卵壳受精蛔虫卵: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