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中小学《暑假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汇编3份.docx
文件大小:19.54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6-23
总字数:约6.15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暑假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您好!

2025年暑假已经到来,首先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今年暑假放假时间为6月14日—8月30日,下学期报到时间为8月31日,9月1日正式上课。为使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平安而充实的暑假,我们特提出如下建议,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配合。

01交通安全教育孩子遵守交通法规,在公路上行走靠右靠边,不在公路上逗留、做游戏,有车来要及早避让。不搭乘超载车辆,不搭乘农用车、摩托车、三轮车等非法运营车辆。不满12岁不骑车上路。

02防溺水安全暑假是孩子溺水事故高发期,请您的孩子严格遵照六不准则∶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03饮食卫生安全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购买过期、变质、有异味的食物,不购买“三无”食品,不吃变质的饭菜和不干净的水果,少吃生冷食品,生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

04防止意外伤害孩子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走亲访友必须有家长陪同,确保子女路途及活动中人身安全。不进酒吧、网吧等场所。

05用火用电用气安全要教育孩子身上不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不携带任何易燃易爆物品。家里电、气使用要注意,按说明书操作,人走阀关。

06防雷防汛安全雷雨天气不在大树下躲雨,家用电器及时关闭。预防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培养孩子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教育孩子不要到江边和涌潮区游玩,做好预防潮水教育。

07防诈骗安全请定期检查孩子电子设备,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教育孩子牢记三不准则:不轻信陌生电话要求转账,不点击不明短信链接,不扫描来源不明二维码。特别注意防范针对青少年的游戏皮肤兑换、明星粉丝群充值、网络兼职刷单等新型骗局。建议家长设置支付账户单笔限额,定期与孩子进行防诈案例分享,如遇可疑情况应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父母是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暑假期间,请各位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接过教育的接力棒,确保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而有意义的暑假!

2025年暑假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暑假已至,首先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校各项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为了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充实”的假期,现将暑假有关安全事项的温馨提示致信与您,希望可以帮助您和孩子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

一、防溺水安全

(一)教育孩子做到“四个报告和六不一会”“四个报告”:

1.向家长报告要去哪里;

2.向家长报告去干什么;

3.向家长报告和谁一起去;

4.向家长报告什么时候返回。“

六不一会”: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盲目下水施救。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

(二)家长做到“四个知道和一个跟上”“四个知道”:

1.知道孩子去了哪里;

2.知道孩子去干什么;

3.知道孩子和谁一起去;

4.知道孩子什么时候返回。“一个跟上”:平时的教育管理要跟上。

(三)同学家长要格外注意。教育孩子千万别到黄河边玩耍,暑假正值汛期,黄河边的土会塌方,淤泥很深,非常危险。

二、交通安全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请教育孩子增强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骑车安全: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驾驶摩托车、汽车必须年满18周岁并且取得驾驶证;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佩戴安全头盔,不能违规载人;驾驶汽车必须系好安全带;非机动车要走非机动车道,做到不闯红灯,不逆行,不改装,不骑快车,不飙车,不翘头,不炸街。乘车安全:乘坐电动自行车要佩戴安全头盔;乘坐汽车要主动系好安全带;不能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不从车窗向外抛物;不乘坐无牌无证黑车、报废车、超员车、农用机动车、无营运资质和其他具有安全隐患车辆。若发生交通事故,要及时通知家长,并拨打110、120及时报警和实施抢救。

三、消防安全

暑假期间,同学们大部分时间身居家中,要教育孩子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用火安全:避免使用明火,如蚊香、蜡烛等,不要直接放在易燃物品上,如地毯、窗帘等。用电安全:了解电源总开关的位置,并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闭总电源。避免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以防用电超负荷。发现电器冒烟或起火,立即拔下电源线插头,切断电源。用气安全:使用煤气或燃气时,确保有成人在场监督,并定期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发现燃气泄漏,迅速关闭燃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避免使用手机、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火灾逃生:进入人员密集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位置和疏散通道,牢记疏散方向。火灾逃生时,不要乘坐电梯,而是沿疏散楼梯低姿逃至室外。身上衣服着火,首先将衣服脱下,将火扑灭;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