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中小学《暑假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3份).docx
文件大小:15.66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23
总字数:约4.01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暑假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2025年春季学期即将结束,感谢大家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XX学校暑期放假时间安排如下:

离校时间:2025年6月13日(周五)下午13:00起,学生可有序离校(正常周末休息)。

放假时间:2025年6月16日正式放假。

返校时间:2025年8月31日报到,晚上正常自习;9月1日正式上课。请各位家长为同学们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注意安全,度过一个欢乐的假期。

一、交通安全

1.选择合法的交通工具,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切勿酒后驾驶。

2.提前规划行程,合理安排时间,尽量避免高峰期,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出行。

3.注意行人安全,使用人行横道过马路,遵守交通信号灯,过马路时注意过往车辆,不在马路上并行、逆行、横穿、追逐打闹等。

二、消防安全

1.火源注意:注意用火用电安全,避免使用不合格电器。

2.疏散通道:熟悉逃生通道,保持通道畅通,以备火灾时紧急疏散。

3.火灾应急:学会使用灭火器,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报警并采取适当措施疏散。

三、防溺水安全

牢记防溺水“六不准”原则:

1.不准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4.不准在未经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游泳;

5.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穿救生衣的情况下下水。

四、网络信息安全

1.信息审核:谨慎对待陌生人的好友请求,不轻信网络陌生人的信息。

2.密码保护:定期更改密码,避免使用简单密码,注意防范账户被盗。

3.谨慎转账:不随意相信网上所谓的“中奖”信息,避免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五、饮食安全

1.一日三餐按时食用,不暴饮暴食,不挑食,荤素搭配,多喝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外出就餐时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就餐,不吃路边摊的生冷食物,避免食用变质、过期食品,少吃辛辣、油腻食物,以防肠胃不适。

3.加强节约美德教育,养成崇尚节约、厉行节约的良好习惯,自觉抵制铺张浪费,争做“光盘行动的践行者。

此外,也请家长在假期期间密切关注家长群和学校公众号,以便及时获取学校发布的相关信息和通知。最后,祝您和家人生活愉快,阖家幸福!

2025年暑假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您好!2025年暑假即将开始啦!首先,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将我校有关安排及假期要求告知大家,请家长们紧密配合。暑假放假事宜具体安排如下:

确定本学期专业班学生期末考试时间为2025年6月14日—16日,17日离校;公共管理系综合实验班学生期末考试时间为2025年6月28日-30日,7月1日离校。

下学期开学时间为2025年8月30日-8月31日学生报到,9月1日正式上课,请各位家长关注学校公众号,开学时间如有变动或有其他政策安排,学校公众号和班主任会及时进行通知。为保证您的孩子能过一个健康、安全、文明、愉快的暑假假期,希望您认真履行监护人的职责,积极配合学校,特向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要求:

一、加强防溺水教育近期雨水多,池塘湖泊水位较高,请要求孩子自觉做到“六不一会”: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青少年不擅自下水施救。发现青少年儿童下河洗澡要迅速向家长、班主任或直接拨打110进行举报。另外不要让孩子单独外出游玩,即使是孩子在家附近玩耍,家长也要做到“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活动内容、知什么时候回家、知联系方式。

二、关注心理健康家长和学校携手共同教育同学们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创造生命的最大价值。请家长充分利用假期,多陪伴孩子,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帮助孩子缓解不良情绪,增进亲子交流,让孩子多参与有益身心的活动。

三、加强交通安全监护请家长配合学校加强对孩子的交通安全常识教育,培养孩子交通安全意识,教育孩子在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搭乘无证、报废车辆。做到安全步行、安全乘车,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车。教会孩子乘坐交通工具遭遇意外事故时进行自我保护,出行在外注意远离大货车。家长选择私家车出行的,不能疲劳驾驶、超速驾驶、酒驾等。

四、注意饮食卫生夏季是各种传染病易发的季节,请家长提醒孩子们主动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防“病从口入”。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瓜果食物,防止食物中毒。在假期里合理补充营养,但也要防止暴饮暴食,少吃零食,少吃冷饮,培养孩子们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加强防火安全教育时刻谨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教诲。不让孩子玩火,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易燃易爆物品。家里备用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防毒面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