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中小学《暑假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2份).docx
文件大小:13.95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23
总字数:约2.61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暑假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暑假即将来临,根据上级部署,我校小学一、二年级于6月23日期末评价测试;三至五年级于6月23-24日期末评价测试时间;初中七至八年级于6月25日(星期三)—27日(星期五)上午期末评价测试,各年级测试结束后学生离校。7月1日暑假开始,下学期:中小学各年级于8月31日注册、报名,9月1日正式上课。

为保证学生有一个丰富、多彩、安全的暑假生活,学校就学生如何过好暑假特别是安全地度过暑假,特提出几点建议,在此致信家长:

1、加强各类传染病防控,教育子女要注意饮食卫生安全。要教育子女搞好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没有健康保障的食品,特别要教育子女不买街上无证照商贩出售的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以防止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假期期间学生不要随意外出,不要随意与外人接触。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锻炼和讲卫生习惯,平时保持勤洗手勤劳锻炼等好习惯,如发现身体不适应及时正规医院就诊。

2、学校一直重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各班级已经反复学习了《中小学生安全须知》使学生树立了防火、防盗、防止意外事故的安全意识,暑假期间,希望各家长能继续加强对子女的安全教育,特别是近期外地发生多起学生私自下江、下河游泳出现意外溺水死亡的悲剧,给家庭、社会各方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时至夏季天气火热,又到了游泳意外发生的高发期,台风、强降雨等自然灾害较多,敬请家长们、同学们高度重视,做好避灾自救教育工作。增加防范“珍爱生命,拒绝下江、下河游泳”。不得让子女私自到海、江、河、溪中游泳。加强对子女的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暑假期间,学生不要随意单独外出,若要外出,必须预先告知家长,家长要知子女的动向。注意交通安全,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到危险的场所玩耍。不随意点击网络链接等,增强反电信网络诈骗意识。

3、为进一步促进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保障青少年的阅读权利,深入贯彻落实《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培养广大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喜读书”的良好习惯,积极营造书香家庭、书香班级、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暑假期间,希望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读书,尤其是教师推荐的优秀书籍。合理安排暑假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习惯,远离电子产品,不沉迷网络游戏,及时完成暑期作业,做好旧知识复习巩固,补缺补漏,努力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为新学期学习增强动力。

4、各类毒品对社会危害极大,尤其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和伤害更大,近年已出现少数未成年人涉及毒品案件,特别是依托咪酯、新精神活性物质等新型毒品,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警惕,希望家长们对自己子女做好“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拒绝毒品”的教育,确保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青少年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青少年学生的安全工作责任重大,希望各位家长积极配合学校,使广大学生度过一个丰富、多彩、安全的暑假生活。

2025年暑假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感谢您三年来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和支持;亲爱的孩子们,在XX中三年的学习和生活记忆,将融入你我的一生。面对这个超长的暑假,面对孩子独自居家与家长监管的矛盾,在此,请收下母校这份关于暑假安全的特别嘱咐!

一、保持内心晴朗:考后心态调适指南中考落幕,无论结果如何,家长需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从容,成为孩子心灵的定海神针。建议每日预留专属心灵对话时间,通过散步、饭桌交流等日常场景,观察孩子情绪波动。当孩子陷入焦虑时,可引导其参与公益活动、学习新技能,将注意力转向人生下一站的规划。用你的人生剧本由自己执笔等话语,鼓励孩子自主选择发展方向,让理解与鼓励成为照亮前路的星光。

二、守护生命之舟:防溺水安全必修课中考过后,气温较高,每年都会发生学生溺水悲剧。家长要切实教育监护好孩子,做到“六不两会”。即不私自下水游泳或到水边玩耍嬉戏,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发现险情时,会互相提醒、劝止、报告,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提醒孩子,如果想游泳,要到正规的游泳馆,要佩戴救生圈加以保护。

三、遵守出行之道:交通安全黄金法则中考结束后,提醒教育好孩子,回家及外出游玩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得乘坐无牌无证无营运资质、超员超载等违法载客车辆,不得骑行摩托车、助力车及电动车(包括共享电动车)。乘坐出租车时,要选择正规车辆,在上车前要记住车牌号码,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切莫贪图便宜搭“黑车”。

四、学会自我守护:预防欺凌及性侵中考结束离校后外出轨迹要主动告知父母;不跟陌生人接触,不与社会上的不良少年来往;不到KTV、酒吧等娱乐场所;注意网络安全,不见网友;不跟随陌生人和同学到偏僻场所。学会自我保护,如发生欺凌笫一时间告知家长和报警。

五、佩戴信息护盾:防诈骗安全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