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
PAGE1
外设功能与配置
1.引言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外设功能的配置和使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PIC24系列单片机提供了丰富的外设功能,如定时器、中断控制器、ADC、DAC、UART、SPI、I2C等,这些外设功能可以极大地简化系统设计,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本节将详细介绍这些外设功能的原理和配置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外设。
2.定时器
2.1定时器概述
定时器是单片机中最常用的基本外设之一。PIC24系列单片机提供了多个定时器模块,包括定时器1(Timer1)、定时器2(Timer2)、定时器3(Timer3)、定时器4(Timer4)和定时器5(Timer5)。这些定时器可以用于多种用途,如生成延时、测量时间间隔、产生PWM信号等。
2.2定时器1
2.2.1定时器1的工作原理
定时器1是一个16位定时器,可以使用内部或外部时钟源。定时器1的主要配置寄存器包括:
T1CON:定时器1控制寄存器,用于配置定时器1的工作模式、时钟源、预分频器等。
TMR1:定时器1计数寄存器,用于存储当前计数值。
PR1:定时器1周期寄存器,用于设置定时器1的周期值。
2.2.2定时器1的配置步骤
选择时钟源:定时器1可以使用内部时钟(Fosc/4或Fosc/16)或外部时钟。通过设置T1CON寄存器中的TCS位来选择时钟源。
配置预分频器:定时器1提供了8位预分频器,通过设置T1CON寄存器中的TCKPS位来选择预分频比。
设置周期值:通过PR1寄存器设置定时器1的周期值。当TMR1寄存器的值达到PR1寄存器的值时,定时器1产生溢出中断。
启动定时器:通过设置T1CON寄存器中的TON位来启动定时器1。
2.2.3代码示例
以下是一个使用定时器1生成1秒延时的示例:
#includep24FJ128GB206.h//包含PIC24系列的头文件
//配置定时器1生成1秒延时
voidconfigureTimer1(void){
//选择内部时钟源(Fosc/4)和256预分频
T1CON=0x0000;//清除T1CON寄存器
T1CONbits.TCS=0;//选择内部时钟
T1CONbits.TCKPS=0b11;//预分频比为256
//设置周期值
PR1=62500;//1秒周期值(假设Fosc=32MHz)
//清除定时器1计数器
TMR1=0;
//使能定时器1中断
_T1IF=0;//清除定时器1中断标志
_T1IE=1;//使能定时器1中断
_T1IP=2;//设置中断优先级
//启动定时器1
T1CONbits.TON=1;
}
//定时器1中断服务例程
void__attribute__((interrupt,no_auto_psv))_T1Interrupt(void){
_T1IF=0;//清除中断标志
//执行1秒定时任务
}
intmain(void){
//配置定时器1
configureTimer1();
//主循环
while(1){
//主循环任务
}
return0;
}
2.3定时器2
2.3.1定时器2的工作原理
定时器2也是一个16位定时器,但通常用于PWM信号的生成。定时器2的主要配置寄存器包括:
T2CON:定时器2控制寄存器,用于配置定时器2的工作模式、时钟源、预分频器等。
TMR2:定时器2计数寄存器,用于存储当前计数值。
PR2:定时器2周期寄存器,用于设置定时器2的周期值。
2.3.2定时器2的配置步骤
选择时钟源:定时器2可以使用内部时钟(Fosc/4或Fosc/16)或外部时钟。通过设置T2CON寄存器中的TCS位来选择时钟源。
配置预分频器:定时器2提供了5位预分频器,通过设置T2CON寄存器中的TCKPS位来选择预分频比。
设置周期值:通过PR2寄存器设置定时器2的周期值。当TMR2寄存器的值达到PR2寄存器的值时,定时器2产生溢出中断。
启动定时器:通过设置T2CON寄存器中的TON位来启动定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