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上册《我们自己》单元4.气味告诉我们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我们自己》课题气味告诉我们课时1
核心
6.生物体的稳态和调节
概念
学习6.2人和动物通过获取其他生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内容1~2年级④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及要
求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教学
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来认识物体,知道鼻子也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物体的特征。
目标
科学思维
记录并分析装袋辨物的观察结果,知道单一感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到多感官参与能更准确地获得信息。
探究实践
1.通过闻物品气味的活动,知道不同的物品具有不同的气味。
2.通过装袋辨物的活动,发现依靠单一嗅觉也能帮助我们分辨物品。
态度责任
明白感官综合运用的好处,能用准确的语言和词汇来描述气味特征。
教学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重点体验和认识用眼、耳结合等多感官使用的重要作用。
教学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难点通过结构性的游戏设置,多角度体会眼、耳结合等多感官使用对解决问题的好处。
教学教师:1.教学课件
准备学生:1.反应速度尺(2人1条);2.活动记录表;3.眼罩。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
环节
上课教师自我介绍:
仪式同学们好!
……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
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身体的奥秘。
一、引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发关1.出示图片,提问:放学回家,刚开门,就知道妈妈厨房
注、聚在烧红烧肉,你是怎么知道的?
2.引入:是呀,鼻子是我们身体的一种感觉器官,它能够
焦问题
让我们闻到气味,在鼻子的帮助下我们能区分不同的物品吗?
(预设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
3分【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现象聚焦,从
钟)而引出今天的研究主题,贴近生活,又直接明了。
材料准备:橘子皮、花椒、洋葱、大蒜;封口袋四个;洋
二、探
葱和橘皮混装袋每组1个
索研
讨、引活动一:闻一闻物体的气味
1.教师出示橘子皮、大蒜、花椒、洋葱四种物品,提问:
导发现
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谁来介绍一下?
(预设2.引导:我们眼睛已经认识这些物品了,那你能用鼻子再
30分来认识一下他们吗?请两人一小组闻一闻这些物品,并向同桌
钟)说一说你闻到的气味有怎样的特征。
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用更多的语言描述气味特征。
活动二:根据气味猜测物品
1.设置游戏活动,进行物品辨别:接下去,我们要进行一
个小游戏,每个小组两位同学把物品用袋子装起来,封好口袋
,然后请另外的两位同学闻一闻,描述气味的特点,猜一猜,
它是什么物品?完了以后两两交换。注意,放的时候不要被看
到;猜测前先要描述闻到的气味特征。
2.学生4人小组两两合作,装物品,扎口袋,闻物品,猜物
品。
3.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4.交流,教师重点关注“闻一闻后的特征描述”环节。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自己装,自己闻,自
己描述,进行物品猜测。一方面是强化学生对四种物品气味特
征的准确描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