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提起颜真卿字体,大都用套说: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天真自然。但这些套话,如何使得我们练字时取得进益?
一、字形特点
仪态豁达端庄,雍容大方,遒劲豪荡,舒展开阔,疏密得当,结构停匀,善于避让,字口丰满,竖多相向,字体大体上长方接近正方。
如“观”字,其笔画繁复且左繁右稀,故笔画宜细不宜粗,左边占主位,部首占辅位,使其疏密得当,而避让之法亦在其中。与“白”相比可见其笔画之粗细变化。颜体字形特点可在此两字中颇得领会。
二、点画特征
1.行笔雄健有力,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这个无需举例,楷法尽然。)起笔处方笔少(但也有,用于变化,如“推”),圆笔多(如“太”),横画起笔多斜角(见于“太”字标角)。
而欧阳询多用方笔,苍劲挺拔,风姿迥异:
2.点画讲究呼应贯气,亦即前后连贯。例如“永”字,为呼应左边布势偏左,改变右侧写法:
3.同一字中同样的笔画,两笔以上便各有变化,同样的部首遭遇,也见不同,显得生动多姿。如“杀”字,本有三捺,左上角反捺,“木”的捺变为点,反文旁又是一捺。
4.横画轻竖画重,但两竖并存时,左竖长和横画一样粗细,中竖都极粗壮有力,悬针竖常多写到该笔画的五分之四时方逐渐提收。如“十”。
左右竖画多相向,如“门”、“具”等。
5.长横多上拱且微向右上角运行,笔画渐细,以顿法收笔。笔画虽斜,但感觉上确是平的。见上面各字。
6.捺笔有“蚕头燕尾”之态;长捺常成瓢样的弧形,起笔较轻,出尾处粗壮,尾端大多较长。
7.转笔常用提法,圆笔转下,而不取折笔。转折之笔多成内方外圆。这样笔画不能写成弯曲的形状。如“图”。
8.字里有“口”,此时“口”写成上宽下窄状,两面基本对称,但要照顾抑左扬右。如“唱”。
9.勾法多写成鸟嘴状。如“好”。
“竖弯钩”的底部圆转,上部平正,出勾处内方外圆,内直倾斜,甚至简化去掉勾,如“元”。
10.“火字点”的四点,有些都作从左向右的同向倾斜点(如“焉”),也有一些是第一点左向(如“无”),余三点右向。一半中间两点稍细,左右两点较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