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物联网理论习题+参考答案解析.docx
文件大小:9.34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3
总字数:约5.88千字
文档摘要

物联网理论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数据挖掘就是运用聚类分析、分类与预测、()、时序模式挖掘等算法,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或挖掘知识的过程。

A、数据分析

B、挖掘分析

C、数据提取

D、关联规则挖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或“挖掘”知识的过程,运用的算法包括聚类分析、分类与预测、关联规则挖掘、时序模式挖掘等,选项D符合要求,而选项A数据分析、选项B挖掘分析、选项C数据提取均不属于这些典型算法。

2.水平布线子系统可以选择的线缆有()。

A、非屏蔽双绞线(UTP)

B、屏蔽双绞线(STP)

C、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光缆

D、以上都可以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水平布线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分,用于将工作区信息插座与楼层配线间的配线架连接起来。非屏蔽双绞线(UTP)具有成本低、安装方便等优点,是常用的水平布线线缆;屏蔽双绞线(STP)能有效减少电磁干扰,适用于对电磁环境要求较高的场合;在一些对传输带宽、抗干扰性要求更高的场景下,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光缆。所以以上选项中的线缆都可以作为水平布线子系统的选择。

3.OSI参考模型为计算机网络构建了一个易于理解的、清晰的层次模型。OSI参考模型是()标准组织提出。

A、ISO

B、IEEE

C、ITU

D、IETF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IEEE主要负责电气和电子领域的标准制定;ITU主要关注电信相关标准;IETF专注于互联网工程方面的标准制定。

4.RFID接入层采取()的无线方式传输。

A、一跳

B、二跳

C、多跳

D、直接连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RFID接入层采取一跳的无线方式传输,一跳无线传输具有简单直接、传输效率高、延迟低等特点,能够满足RFID快速数据传输和交互的需求,减少信号传输的复杂性和干扰,保证数据准确及时地传输到上层系统进行处理。

5.研究表明,占据无线传感网节点能量消耗绝大部分的是()。

A、传感器模块

B、无线通信模块

C、处理器模块

D、电源模块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无线通信模块在无线传感网节点能量消耗中占绝大部分。传感器模块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处理器模块用于数据处理,它们的能量消耗相对无线通信模块来说较少。电源模块是提供能量的源头,并非能量消耗的主要部分。而无线通信模块需要不断地发送和接收数据,信号传输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能量,所以占据无线传感网节点能量消耗绝大部分。

6.基于电磁感应效应,可以将被测物理量转换成感应电动势,称为()。

A、磁敏电阻传感器

B、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C、磁敏二极管

D、霍尔传感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磁电感应式传感器是基于电磁感应效应,将被测物理量转换成感应电动势的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是基于霍尔效应;磁敏电阻传感器是利用磁阻效应;磁敏二极管是利用磁电效应,它们的工作原理与基于电磁感应效应转换感应电动势的原理不同。

7.NB-IoT基于AA(5000mAh)电池,使用寿命多久()。

A、1天

B、1月

C、1年

D、超过10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NB-IoT低功耗特性显著,基于AA(5000mAh)电池,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寿命可超过10年。这是因为NB-IoT模块功耗极低,例如在一些智能抄表等应用场景中,每天数据传输量很少,其功耗能控制在极小范围,5000mAh的电池能够支撑很长时间,远超过10年。

8.物联网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可以参照()参考模型。

A、SIO

B、OSI

C、ISO

D、IOS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物联网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可以参照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它为物联网网络体系结构的设计和理解提供了重要的框架和基础。而SIO、ISO、IOS与物联网网络体系结构模型的参照关系不紧密。

9.智能传感器的特点不包括()。

A、复合感知能力

B、自学习、自诊断与自补偿能力

C、灵活的通信能力

D、线性度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智能传感器具有自学习、自诊断与自补偿能力,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和自身状态进行自适应调整;具有复合感知能力,可以同时感知多种物理量或化学量;具有灵活的通信能力,能够方便地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而线性度好并不是智能传感器特有的突出特点,很多传统传感器也可能有较好的线性度。

10.无线体域网最典型的应用是()。

A、日常生活应用

B、危险场合应用

C、竞技体育和娱乐领域应用

D、医疗应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无线体域网(WirelessBodyA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