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血管内取栓(EVT)治疗大面积梗死缺血性卒中的现状2025.pdf
文件大小:929.18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3
总字数:约1.9千字
文档摘要

血管内取栓(EVT)治疗大面积梗死缺血性卒中的现状2025

近年来,血管内取栓(EVT)的适应证逐步扩展大面积梗死(largeinfarct

core)患者。这一转变主要基于SELECT2ANGEL-ASPECT和

RESCUE-apanLIMIT等关键临床试验的支持,但具体患者筛选和风险

控制仍存在诸多争议。以下是核心问题与进展的详细分析:关键临床试验

的证据支持

1.SELECT2试验(2023NEM)

入选标准:前循环大血管闭塞,CT/CTA显示大面积梗死(ASPECTS3-5

或CTP核心50mL)o

结果:EVT组90天功能独立(mRS2)比例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20%

vs.7%)。意义:首次证明即使ASPECTS低3-5分,EVT仍可带来显

著获益,但需警惕脑水肿风险。

2.ANGEL-ASPECT试验(2023NEM)中国人群数据:ASPECTS3-5

或梗死核心70-100mL的患者中,EVT组功能独立率更高(30%vs.

12%)o争议点:未强制要求存在可挽救组织(如CTP半暗带),可能纳

入部分不可逆损伤患者。

3.RESCUE-apanLIMIT(2022NEM)ASPECTS3-5患者:EVT

组功能改善显著,但90天死亡率无显著差异。患者选择的关键影像学生

物标志物

ASPECTS评分的局限性

对早期缺血改变的主观评估误差较大(评分者间一致性低),且无法定量

反映核心体积。CT低密度体积(HypodensityVolume)

严重低密度:(CT值23-25HU):可能提示不可逆坏死。

最新发现:当低密度体积50-70mL时,EVT的获益下降,脑水肿风险

显著升高(需结合基线血压管理)。CT灌注(CTP)参数

核心体积(CBF30%):70mL曾被传统指南排除,但SELECT2表明

EVT仍可能有效。

半暗带比例(MismatchRatio):存在可挽救组织(如Tmax6s体积/

核心体积1.8)可能提高EVT获益。自动化AI工具的应用基于深度学

习的ASPECTS自动评分、低密度体积快速测量(如Brainomix、RapidAI)

可减少人为误差,助力急诊决策。时间窗扩展与个体化评估时间窗的灵活

前循环:传统时间窗为6-24小时(需灌注成像筛选),但部分大面积梗死

患者即使超24小时,若存在半暗带仍可能获益(需前瞻性研究验证)。基

于组织窗的决策

从“时间窗”向“组织窗”转变,核心是结合影像学(CTP/MRI)识别

可挽救组织与不可逆损伤的平衡。当前争议与风险脑水肿与去骨瓣减压术

(Hemicraniectomy)

矛盾现象:EVT开通血管可能加速再灌注损伤,导致恶性水肿(文献报道

发生率达15-25%)o

手术时机:早期去骨瓣(v48小时)可能改善预后,但需权衡EVT术后

抗栓治疗与手术出血风险。出血转化与无效再通

症状性出血率:在大核心患者中约5-10%,但与低密度体积相关性需更多

证据。

无效再通(FutileRecanalization):再通后仍预后不良的比例高达40%,

可能需联合神经保护剂(如Nerinetide)o未来方向精准分层模型的建立

整合多模态参数(低密度体积+CTP核心/半暗带+临床评分),构建预测

EVT获益/风险的AI模型。血脑屏障(BBB)保护策略EVT联合BBB

稳定剂(如BNP抑制剂、依达拉奉)或抗炎治疗(如IL-1拮抗剂)的临

床试验。指南更新与实践推广

2023AHA/ASA指南:已将EVT推荐扩展ASPECTS3或核心体积

70mL患者(Ila级证据),但需结合临床与影像综合判断。全球医疗资

源差异

推广低成本CT/CTA评估方案,弥补发展中国家灌注成像的不足。总结

EVT在大面积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已取得突破,但需通过精准影像学生物标

志物筛选可能获益人群。未来方向包括开发自动化分析工具、探索联合治

疗方案,以及推动资源可及性。临床实践中应平衡风险与获益,避免对不

可逆损伤患者的过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