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共病管理新路径2025
2型糖尿病(T2DM)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作为全球范围
内日益严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大挑战。糖尿病是全
球十大死亡原因之一,现有证据表明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尽
管个体的患病风险与遗传易感性相关,但久坐不动、高热量饮食等不良生
活方式是推动糖尿病全球流行的要驱动因素。一项涵盖11。8项具有人
群代表性数据的研究表明,2022年全球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预计有8.28
亿,我国约有1.48亿糖尿病患者,临床分型中T2DM占据多数,患病人
数位居全球前列,且仍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与此同时,全世界每年约有超过两百万人死于肝硬化和肝癌。当前,虽然
我国仍存在大量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但在国家政策引导及肝病专家的共同
努力下,病毒感染所致的慢性肝病已得到极大地控制。然而,以MASLD
为代表的代谢性因素导致的肝病正成为全球以及亚洲地区慢性肝病的主
要病因,患病人数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肝脂肪变性是确诊MASLD的必
备条件,一项纳入570万成年人的全国性研究表明,我国一般人群的肝脂
肪变性患病率为44.39%O按照最新MASLD防治指南,其临床分型包括:
代谢相关脂肪肝、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纤维化和代谢
相关脂肪性肝硬化。
T2DM合并MASLD患病率
T2DM与MASLD密切相关,两者不仅具有共同的致病因素,如肥胖、胰
岛素抵抗及慢性炎症,还互为风险因素。此外,T2DM与MASLD的主要
死因均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基于CHESS肝脏健康联盟开展的一项队列研
究表明,我国一般人群中经由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得到的MASLD患病
率为36.69%,而在T2DM中,合并MASLD的患病率为56.59%。国
外研究指出,全球T2DM患者中合并MASLD的患病率已超过60%,且
T2DM是MASLD快速发展为慢性进展期肝病及肝硬化的要危险因素。
与此同时,MASLD人群在未来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非MASLD人群的
2~5倍,且该风险程度与MASLD严程度密切相关。T2DM与MASLD
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了不良预后的风险,给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巨
大挑战。虽然T2DM和MASLD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但由于两病的管理分别属于内分泌科和肝病科,加之临床诊疗中对疾病日
益显著的专科化管理,致使临床医师及患者往往只关注其中之一,造成各
方的时间成本、医疗成本及管理成本增加。
二、T2DM合并MASLD管理现状
目前,尚缺乏针对T2DM合并MASLD的药物,合理饮食、减及运动
等生活方式干预仍然是治疗T2DM合并MASLD的基石。Resmeirom
是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用于治疗患有中度肝纤维化(F2
至F3期)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成人患者的药物,然而其长期获益仍未
明确。此外,Resmeirom用于T2DM合并MASLD患者的疗效如何仍
待进一步研究。既往研究表明,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钠-葡萄
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嚷哇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等降糖药物可降低
肝脏脂质含量,具有改善肝纤维化或者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潜力,
并且美国糖尿病协会2025年管理指南建议可考虑在经活检证实的代谢相
关脂肪性肝炎成人或基于无创检测评估的肝纤维化高风险人群中单独或
联合使用毗格列酮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或葡萄糖依赖性促胰
岛素分泌多肽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双受体激动剂。此外,笔者团队从临床
出发,通过机制解析和功能验证,发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
脏脂质代谢与糖代谢调控中的关键作用和机制,是MASLD等代谢性疾病
的新型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后续国内外多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类
似物新药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这为T2DM与MASLD的共同管理提供
了进一步理论依据。
三、探索“糖肝共管”新路径
“糖肝共管”需要深入阐明T2DM与MASLD的病理生理机制和关键干
预靶点,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支撑;要把握时机,有效整合并利用有限资
源。多学科协作有助于探索共病成因,科学精准干预疾病及提高医疗服务
水平。对于T2DM合并MASLD的筛查、治疗和管理,如果能采取共病
共因共管、多学科协作的医疗模式,或许能够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然而,目前全球尚缺乏对于T2DM合并MASLD规范筛查与共同管理的
医疗模式。为寻求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