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肩关节体格检查最全总结
视诊
肩部视诊要双侧对比进行。观察患者肩部是否存在皮肤颜色异常、开放窦道或引流,是否存在切口瘢痕;骨外形及肌肉肢体周径是否异常,对称性如何等。肩关节视诊应按照前方→侧方→后方→上方顺序进行。
1.肩部前方视诊
观察是否有以下表:现①胸锁关节凸起(A);②锁骨的畸形,是否光滑(B);③肩锁关节的凸起(C);④三角肌萎缩(腋神经瘫痪)(D)。
2.方肩畸形
肩关节脱位或腋神经损伤致三角肌萎缩时,肩关节失去正常的圆隆形态,肩峰突出,称为方肩畸形。
3.肩部侧方视诊
观察关节是否肿胀,关节肿胀则可能存在感染或炎症反应,如冈上肌腱炎、化脓性感染或创伤。
4.肩部后方视诊
观察肩胛骨的形态、位置和大小;注意是否存在Sprengel畸形和Klippel-Feil综合征;是否有翼状肩畸形等。
5.肩部上方视诊
观察肩关节是否肿胀,锁骨是否存在畸形和锁骨上窝是否对称。
触诊
肩关节触诊时患者应处于放松体位,站立或坐位姿势的选择应满足肩关节检查时骨性标志更容易定位。检查时手法要轻,应注意局部皮温的高低。肩部触诊分为骨性结构的触诊和软组织触诊。检查时应按照前方、后方、内侧、外侧的顺序系统地进行检查。
一、前方触诊
(一)肩部骨结构的触诊
1.胸锁关节
触摸此关节时嘱患者配合作耸肩动作使锁骨向上运动,手指在胸骨与锁骨之间感觉关节间隙,两侧同时检查以便进行位置和高度的比较。锁骨向上外侧移位提示可能存在胸锁关节脱位。
2.锁骨
自胸锁关节向外沿锁骨上前表面向外移动,体会骨表面是否连续平滑,如出现突起、活动感、骨擦感或锁骨干的疼痛均可能是骨折。压痛也可存在于胸锁关节脱位和感染(结核性多见)、肿瘤。发现局部压痛应做放射学检查。
3.肩锁关节
沿锁骨表面直至锁骨最外侧,将触摸到肩锁关节间隙。嘱患者伸展肩关节以便感觉肩锁关节的活动。如肩锁关节出现疼痛、压痛,有弹响感则可能是骨关节炎。活动时疼痛伴有关节肿胀则可能是肩锁关节半脱位。
4.肩峰
位于肩锁关节的外侧,外展上肢并向下触压肩峰。在这一过程中发生剧烈疼痛则表明肩袖撕裂或炎性损伤,亦可能是三角肌下滑囊的炎性损伤。
5.肱骨大结节
手指沿肩峰的外侧向下即可触及,触压时感到疼痛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或钙化性冈上肌腱炎。
(二)肩部软组织结构的触诊
1.斜方肌
患者坐位,检查者站其身后。从枕外隆突向锁骨外侧1/3触摸斜方肌上部。该肌触及时呈索带状结构,在受外伤或牵拉后多有压痛并紧张。
2.三角肌
该肌体积大,形成整个肩的外形。近端附着于锁骨外侧、肩峰和肩胛冈,远端纤维束终止于肱骨的三角肌粗隆。肱骨骨折或肩关节脱位引起的臂丛上干或腋神经的损伤,可以造成三角肌的萎缩。检查者位于患者前面,手自锁骨上向下向外移动,可感觉到完整的三角肌。该肌中部纤维下面是三角肌滑囊,如有触压痛则考虑滑囊炎的存在。
3.肱二头肌
患者坐于检查者面前,触诊肱二头肌,如出现压痛可能是腱鞘炎。在喙突可触及肱二头肌的短头。屈肘时触摸肌腹和肌腱的连续性,如在肱骨远端前面出现大的肌肉包块而近端出现凹陷,提示肱二头肌腱长头可能断裂。
二、后方触诊
(一)肩部骨结构的触诊
1.肩胛冈
自肩峰后部沿肩胛冈由外向内逐渐变细,平T3椎体棘突水平。分开的冈上窝和冈下窝,为冈上肌和冈下肌的附着处。
2.肩胛骨内侧缘
在肩胛冈的内上可触及肩胛上角,位于T2椎体水平。为肩胛提肌的附着部,此处的疼痛多来自颈椎。如发现肩胛骨内侧缘呈翼状翘起离开胸壁,则提示胸长神经损伤的可能性。
3.肩胛骨外侧缘
外侧缘不易触及,因其有前面的肩胛下肌和后面的大圆肌及小圆肌附着。肱三头肌的长头在位于外侧缘上部的盂下结节处可触及。
(二)肩部软组织结构的触诊
大小菱形肌:检查者站在坐位患者的后面,嘱其手扶腰部并内收肩胛骨,在肩胛骨内侧缘可以确定该肌肉。
三、内侧部触诊
.腋部的触诊
检查者手置于腋窝的前侧,以拇指、示指和中指抓住胸大肌,移至腋的内侧,并沿着肋和前锯肌触诊。再将手指移到腋窝的顶部,将皮肤轻轻下推,在肋骨上触扪淋巴结,正常成年人是触及不到淋巴结的。向外在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间压向肱骨的近端可以感到肱动脉的搏动。以拇指、示指和中指向后触诊背阔肌,要注意肌肉的紧张度、双侧是否对称。
2.前锯肌
在内侧触诊前锯肌,该肌主要固定肩胛骨的内侧缘于胸廓,当该肌瘫痪时出现翼状肩胛。
四、外侧部触诊
1.肩袖的触诊
由冈上肌、肩胛下肌、冈下肌和小圆肌结合在一起形成外侧关节囊,构成一袖套样结构(肩袖)共同加固关节囊,冈上肌是最重要的部分。为了便于触及肌腱,让患者将上臂内旋和后伸,置于腰的后面。如存在炎症则压迫肌腱会引起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