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防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的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丘吉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二卷“最辉煌的时刻”上部第一分册,第五章“援救敦刻尔克”,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年,170页。根据地图,了解德国进攻西欧的进程,分析法国沦陷后英国所面临的形势。结合丘吉尔的演说,说一说英国政府对德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进程:先进攻比利时、荷兰,再绕过马奇诺防线侵入法国。形势:使得英国面临德国渡过英吉利海峡直接进攻英伦三岛的威胁。由妥协退让以求自保到坚决与法西斯国家抗战到底。德军共出动飞机416万多架次,向英国投掷6万吨炸弹,炸死炸伤英国居民8.6万余人,炸毁100多万栋建筑物…英军以915架飞机和414名飞行员的代价摧毁了1733架德机,击毙和俘获6000名德国飞行员…“海狮计划”不得不无限期推迟…战争史上,还从来不曾有如此多的人(英国人民)从如此少的人(飞行员)那里得到如此大的好处。——丘吉尔在国会讲话三、不列颠之战********撕毁《凡尔赛和约》(1935年)开进莱茵区(1936年)吞并奥地利(1938年3月)割占苏台德(1938年9月)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3月)一、战争的爆发波兰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说一说,闪电战有哪些特点?概念:集中大量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发动闪电般的突然袭击的一种战争样式。目的在于一举摧垮敌方的抵抗能力在短期内赢得战争的胜利。特点:奇袭性、进攻性、速决性。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突袭波兰?3.战略战术:侵占波兰,一旦进攻西方可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若果向东进攻苏联,也必须以波兰为前沿阵地。4.经济因素:波兰可以为德国提供大量粮食和劳动力。2.历史原因: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凡尔赛和约》中将波兹南的一部分领土划给波兰,在东普鲁士和德国的本部之间划一条“波兰走廊”。德国交出但泽由波兰管理。1.根本原因:要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德国:纳粹德国几乎白手起家建立了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它的陆军已达51个师,内含9个装甲师。还有一支当时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没有的摩托化部队,……波兰的防务的确很单薄它的空军已经过时,陆军臃肿不灵,海军近乎为零,但波兰人很强硬,……大批爱国者聚集到征兵站,报名参军。波兰武器装备陈旧,战略战术落后德军实力强大,准备充分,闪电作战突袭,攻击力大英法态度:继续推行“绥靖政策”波兰所依赖的盟国英法:希特勒对他的将领们说:“我在慕尼黑会议上领教过英法的头面人物,他们根本不是能打世界战争的人,再说,英法凭什么同我们打仗?他们根本不肯为一个小小的波兰找死!”苏联:苏军趁火打劫,占领了东部地区波兰人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但为什么很快失败了? 1939年9月3日,英、法两国因德国进攻其盟国波兰而被迫宣战。战争之初,德国在西线有23个师,英法有110个师,很有获胜的把握。但两国宣而不战,西线法军无所事事。法国总理甚至发1万只足球供士兵在此消遣,打发时间。为什么会出现“奇怪的战争”?它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原因:英、法推行绥靖政策。后果:坐视波兰灭亡,失去有利战机,致使英法盟军在德军的进攻面前损失惨重,法国战败。在英、法宣而不战的形势下,德国在7个月内做好西进准备。1940年春夏之交,德军开始在西线大举进攻。4月9日,德军仅4小时就占领丹麦、当晚占领挪威。实则,攻占北欧只是西进的序曲,但对控制北海和波罗的海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德军地面部队在大批飞机支援下侵入丹麦德军炮兵部队进入挪威荷兰放倒大树阻碍德机械化部队德装甲部队侵入比利时的佛兰德尔地区 侵占丹麦、挪威就保障了德对英、法作战的侧翼安全,并取得从海上进攻英国的前哨基地。挪威战争尚未结束,希特勒又命令向西线全面出击。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军136个师在3000多辆坦克引导下,绕过马奇诺防线以两个集团军群进攻比利时、荷兰、法国、卢森堡等国。由于卢森堡国小力弱,不战而亡。15日荷兰军队投降,28日比利时投降。准备事件结果1940年,突袭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德国绕过马奇诺防线,直接进入法国英法联军不敌德军,短短六周兵败国投降阅读书本,请找出德国进攻法国的相关信息法国短短六周内兵败国降的原因二、法国的沦陷1.法国长期奉行绥靖政策,战争准备不足2.法国政府内部的投降派占了上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