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二章基本口腔流行病学第一二节.ppt
文件大小:2.65 MB
总页数:4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5.67千字
文档摘要

结构模式图: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实验组对照组追踪一段时间比较结局差异干预措施第30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现场观察和现场实验是流行病学的主要的研究方法。前者是观察疾病的自然分布规律以及有关因素,后者则使用人工手段以干预某一疾病的自然分布规律,探索某一因素是否为流行因素或某一措施是否有效。第3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预防措施的效果与安全性评价;某种新药、新方法或新制剂的使用效果与相反事件评价;探讨疾病的病因;医疗保健措施的质量、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的评价。第3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或步骤:(一)明确研究目的:试验目的是单纯验证病因,还是评价某项措施的效果。如果是后者,是预防试验(如氟防龋),还是治疗试验(如ART修复),如为预防试验,是控制个体发病,还是控制疾病流行,一次试验最好涉及一个问题。第3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确定实验现场要求:①受试地区或单位目标人群在受试期间保持相对稳定,流动性小,以保证试验能顺利进行;②受试人群的疾病发病率符合方案要求;③受试单位有一定的卫生保健机构与人员,帮助组织联络工作;④有关领导理解支持,群众接受。第34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选择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的严格选择实验对象。受试者依从性好,愿意自始至终参加并遵守有关规定。如观察窝沟封闭的防龋效果,选择易患龋的儿童为对象;若观察牙膏抗牙石的效果,就选择牙石易形成者为对象。第35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确定实验样本量样本量的确定:根据采用的流行病学方法的不同而不同,主要依据调查对象的变异情况、患病率大小、要求的精确度和把握度大小。样本量过小,检验效能偏低,所得结论不可靠,反之,样本量过大,则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与时间的浪费。可以参考相应的样本量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第36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确定实验组与对照组现场实验必须遵循的三原则:随机(提高可比、均衡性)对照(使两组具有可比性)盲法(避免情感效应)第37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六)开放实验与盲法实验

开放实验用于对改变生活方式,如饮食、口腔卫生习惯、吸烟等干预效果的观察。盲法实验指在实验实施过程中,有目的地使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一方或双方不知道实验设计内容和分组情况,即让其处于“盲”的状态。目的是避免因主观因素而产生的信息偏倚,可分为以下三种:第38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①单盲法研究者知道设计及分组情况,只是研究对象不知道。可减少研究对象对研究结果带来的影响,但不能避免由研究者所带来的偏倚。②双盲法研究对象和研究执行者都不知道实验设计及分组情况,只有研究设计者知道。可避免受试双方主观因素的干扰。③三盲法不但研究对象和研究执行者不知道分组情况,而且负责资料收集和分析的人员也不了解分组情况。设计、实施都较难,应用较少。第39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七)实验措施标准化

这种措施、方法和标准应体现在受试对象纳入、排除时,也应该体现在对结果的评判上。检查人员应经过校正试验,合格上岗。第40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章基本口腔流行病学第一二节第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制订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第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人群疾病健康人分布和影响因素阐明规律探索病因制定对策评价效果预防控制消灭疾病第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

口腔流行病学的概念第4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口腔流行病学定义口腔流行病学是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口腔健康与口腔疾病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病因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口腔健康目标和规划,选择疾病防制策略和效果评价提供依据的科学。第5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口腔流行病学的主要作用第6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状态的分布规律口腔健康调查(横断面调查)“四个一”一个地区一定人群一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