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光二极管的种类、型号与主要技术参数
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也是由PN结构成的,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其施加2~3V正向电压,只要有正向电流通过时,它就会发光。发光二极管可按制造材料、发光色别、封装形式和外形等分成许多种类。现在比较常用的外形有圆形、正方形和矩形,发光色别分为有色透明型和散射型,发光颜色以红、绿、黄、橙等单色为主,也有一些能发出多种颜色的变色发光二极管。按光的波长,发光二极管可分为激光二极管、红外发光二极管与可见光发光二极管(包括普通型、电压控制型及闪烁发光二极管)。圆形发光二极管的外径有φ1~φ20mm多种规格,常见的有φ3mm和φ5mm两种。;发光二极管以其工作电压低、功率小、发光稳定、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广泛用作音响设备中的电平指示器和电源指示器。
发光二极管的外形及电路符号如左图所示。“红-绿-橙”变色发光二极管的外形及电路符号如右图所示,其内部两根二极管采用共阴极接法,K为公共阴极,R为发红光管VD1的正极,G为发绿光管VD2的正极。;发光二极管的型号比较多,常见的有BT系列、2EF系列、LED系列等。一般使用场合,只要外形和发光颜色相符,大多数不同型号的发光二极管均可互换使用。对于某些特殊型号的发光二极管,可查阅相关产品手册或资料后再选用。
小电流发光二极管主要有电学和光学两类技术参数。其中,电学技术参数主要有最大工作电流、正向压降和反向耐压等。这些参数的意义和普通二极管相应参数的意义相当。
;2.普通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检测普通发光二极管(以下简称发光二极管)的极性和好坏,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1)原则上可采用前述检测普通二极管的方法进行检测,但对于非低压型发光二极管,因为其正向导通电压大于1.8V,而万用表大多用1.5V电池(R×10k挡除外),所以无法使管子导通,测得其正、反向电阻阻值均很大,难以判断其极性。;通常用万用表R×10k挡(内装9V或15V电池)测量其正向电阻阻值,用R×1k挡测量其反向电阻阻值,判断方法与普通二极管相同。;(2)万用表外接一节1.5V电池,将万用表拨至R×10挡或R×100挡,用??笔分别与发光二极管两端接触。若管子发光,说明其性能良好;若管子不亮,调换表笔再测,若管子发光,说明其性能良好,若管子仍不亮,说明其已损坏。不能用高电压电池检测其发光情况,否则会因电流过大而损坏发光二极管。;(3)用一只容量大于100μF的电解电容(容量越大,现象越明显),先用万用表R×100挡对其充电(黑表笔接电容正极,红表笔接电容负极),充电完成后,黑表笔改接电容负极,将被测发光二极管接于红表笔和电容正极之间,如果发光二极管点亮后逐渐熄灭,说明其性能良好。此时红表笔所接的是管子的负极,电容正极所接的是管子的正极。;(4)用两块万用表,将其都拨至R×1挡,用一根表笔将其串联,即把表笔一端插入第一块万用表的正塞孔,另一端插入第二块万用表的负塞孔,将被测发光二极管接于第一块万用表的黑表笔和第二块万用表的红表笔之间。若管子发光,说明其性能良好;若管子不亮,将两表笔对调再测,若仍不亮,说明管子已损坏。
;3.变色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检测变色发光二极管时,可参考万用表外接一节1.5V电池测量普通发光二极管的方法分三步检测。
第一步,用黑表笔接R端、红表笔接K端,管子应发红光。
第二步,黑表笔改接G端,管子应发绿光。
第三步,用黑表笔同时接R端和G端,红表笔仍接K端,管子应发出复合光——橙光。;注意,用以上方法检测变色发光二极管好坏的同时,也可判断出正负极,即测反向电阻时,若管子不亮,此时红表笔所接为正极,黑表笔所接为负极。变色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也可以通过查看引脚(长脚为正,短脚为负)或内芯结构进行识别。;4.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1)红外发光二极管好坏的判别
使用万用表测量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应选用万用表R×1k挡,若其正向电阻阻值约为30kΩ,反向电阻阻值在200kΩ以上,说明管子性能良好。反向电阻阻值越大,漏电流越小,管子质量越好。若反向电阻阻值只有几十千欧,说明管子质量差;若正、反向电阻阻值都为∞或0时,说明管子已损坏。;注意,检测在路红外发光二极管(如难以拆卸)的好坏时,可用一只光敏二极管与万用表R×1k挡正向连接后去靠近红外发光二极管。若万用表指针向阻值小的方向偏转,说明红外发射有效。在检测时为了保证准确性,应在光线较暗处进行,或把周围的亮光挡住。;(2)红外发光二极管极性的判别
若用万用表测得红外发光二极管正向电阻阻值为20~40kΩ,此时黑表笔所接的引脚为正极。
直观识别:红外发光二极管的长引脚一般为正极,短引脚一般为负极;全塑封装的φ3mm、φ5mm型管的侧向有一小平面,靠近小平面一端的引脚为负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