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电子电路基本技能训练课件:分立半导体器件的识别与测试.pptx
文件大小:3.42 MB
总页数:68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5.58千字
文档摘要

;;1.二极管的分类

按制造工艺不同,二极管可以分为点接触型、面接触型和平面型二极管。点接触型二极管具有结电容小、允许通过的电流小等特点,常用于高频、检波等(结电容的大小与PN结面积有关)。面接触型二极管由于结电容较大,只能在低频下工作,但其允许通过的电流较大,常用于整流等。平面型二极管PN结的面积较小时,结电容小,可用于脉冲数字电路中;PN结的面积较大时,结电容大,允许通过的电流较大,可用于大功率整流。

;二极管按材料可以分为硅管和锗管,按用途可以分为检波管、整流管、稳压管和开关管等。

二极管外加正向电压呈低阻性而导通,外加反向电压呈高阻性而截止,即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2.二极管的型号命名方法

;3.二极管的主要技术参数

(1)最大整流电流IFM

(2)最大反向工作电压URM

(3)最大反向电流IRM

;4.二极管的识别与测试

常用的二极管有2AP、2CP、2CZ系列。2AP主要用于检波和小电流整流,2CP主要用于较小功率的整流,2CZ主要用于大功率整流。一般在二极管的管壳上注有极性标记,若无标记,可利用二极管的正向电阻阻值小、反向电阻阻值大的特点来判别其极性,同时也可利用这一特点判断二极管的好坏。判断二极管好坏常用万用表的电阻挡,对于耐压低、电流小的二极管,只能用万用表的R×100或R×1k挡。

;(1)性能判别

用万用表的R×100或R×1k挡判别二极管的性能时,要注意调零,其测试方法如图所示。;二极管的主要故障有断路、击穿、单向导电性变劣(正向电阻阻值变大或反向电阻阻值变小)等。通常,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阻值相差越大,其单向导电性越好。;(2)极性判别

在测试正、反向电阻时,若测得的电阻阻值较小,与黑表笔相连的电极是二极管的正极;若测得的电阻阻值较大,则与黑表笔相连的电极是二极管的负极。

由于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阻值和测量电流大小相关,所以同一个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用不同的电阻挡测量出来的阻值会有差别。

直观识别二极管的极性:二极管的正负极都标在外壳上,其标注形式有的是采用电路符号,有的是用色点或标志环来表示,还有的借助二极管的外形特征???识别。;(3)用兆欧表检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5.稳压二极管的识别

(1)稳压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的识别

1)用R×1挡判别二极管的正、负引脚。稳压二极管在反向击穿前的导电特性与一般二极管相似,因而可以通过检测正、反向电阻的方法来判别其极性。

;2)将万用表拨至R×10k挡,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若此时测得的反向电阻阻值变得很小,说明该管为稳压二极管;若测得的反向电阻阻值仍很大,说明该管为普通二极管。

;(2)三根引脚的稳压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

假设被测管是三根引脚的稳压二极管,将万用表拨至R×1k挡,用黑表笔任接一根引脚,红表笔分别接另外两根引脚,测得第一组两个电阻的阻值;将黑表笔换一根引脚,用同样的方法测第二组两个电阻的阻值;重复此方法,获得第三组两个电阻的阻值。在三组数值中若有一组的两个阻值十分接近且为最小,则黑表笔所接引脚为稳压二极管的3脚。;三根引脚的稳压二极管外形与三极管的外形相同,当管壳上的型号脱落时,可以用万用表加以区分。;二、三极管的识别与测试;;三极管的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发射区的掺杂浓度远大于基区的掺杂浓度。

(2)基区非常薄,约几微米到几十微米。

(3)集电区掺杂浓度小,集电结的面积比发射结的面积大。;要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必须在其发射结上加正向偏置电压,在集电结上加反向偏置电压。对于NPN型三极管,C、B、E三个电极的电位必须符合UCUBUE;对于PNP型三极管,与NPN型相反,应符合UCUBUE。

三极管电流放大作用的实质:用基极小电流IB的变化去控制集电极电流IC的变化。三极管内部电流分配关系为:

IE=IB+IC;2.三极管的型号命名方法;3.三极管的主要技术参数

三极管的主要技术参数包含性能参数和极限参数两大类。

(1)性能参数

1)电流放大系数

①共发射极电路交流电流放大系数β在共发射极电路中,当UCE为规定值时,集电极电流的变化量与基极电流变化量的比值,称为共发射极电路交流电流放大系数,习惯上称为电流放大系数β。其定义式为:;②共发射极电路直流电流放大系数hFE在共发射极电路中,当UCE为规定值且无交流信号输出时,集电极电流IC和基极电流IB的比值,称为共发射极电路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其定义式为:

为了使用方便,取β≈hFE,并且把β作为常数。;2)集电极-基极反向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