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急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抗栓治疗临床实践指南更新2025.pdf
文件大小:1.74 M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2.12万字
文档摘要

急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抗栓治疗临床实践指南更

新2025

此前,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唯证实能有效预防急性缺血性卒中(AIS)

患者早期复发性卒中、死亡或依赖的抗血栓治疗药物是阿司匹林。主

要的国际指南和韩国卒中学会(KSS)之前的临床实践指南(CPG)

均推荐阿司匹林单药治疗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抗血栓治疗。然

而,阿司匹林在AIS中的效果有限;因此,大规模临床试验一直在研

究更有效的抗血栓治疗方案。2013年,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

患者氯咙格雷治疗(CHANCE)试验首次证明,在中国患有轻型AIS

或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患者中,氯毗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比阿司匹林单药治疗效果更佳。随后,新

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小板导向抑制(POINT)

试验在更广泛的种族人群中复制并强化了CHANCE试验的结果。目

前,推荐氯咙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为轻型AIS或高

危TIA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在临床试验中,对三联抗血小板疗法和

替格瑞洛单药疗法进行了研究,但这些治疗方案并不比标准抗血小板

疗法更有效。对千心房颤动(AF)相关的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

发作(TIA)病史的患者,强烈建议长期口服非维生素K桔抗剂(NOAC)

或华法林进行二级卒中预防。然而,在急性期,即复发性缺血性卒中

和出血性转化(HT)风险均较高的阶段,关千启动口服抗凝治疗的最

佳时机,尚无临床试验数据。尽管如此,在实际临床中,对千房颤相

关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已经广泛使用口服抗凝治疗。最近,基千

观察性研究和专家共识,一些指南己更新了其关千房颤相关的急性缺

血性卒中患者的口服抗凝治疗的建议。为反映积累的证据,韩国卒中

学会(KSS)的临床实践指南(CPG)委员会决定修订韩国卒中CPG,

为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抗血栓

治疗提供最新的建议。此次指南更新的目的是帮助做出明智的决策,

并提高抗血栓治疗的质最。最终的治疗决定必须由负责的医疗保健提

供者、患者和/或其治疗人员共同做出。

之前指南

2009年韩国抗血小板治疗临床实践指南和2014年韩国抗凝治疗

临床实践指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患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急性卒中管理

抗血小板药物

急性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对千排除出血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应

在发病后24至48小时内开始口服阿司匹林(负荷剂量160至

300mg)(证据级别[LOE]:Ia,推荐等级[GOR]:A)。阿司

匹林不能替代包括静脉溶栓在内的急性干预措施(证据等级:Ia,推

荐等级:A)。在溶栓治疗后24小时内不应服用阿司匹林(证据

等级:Ia,推荐等级:A)。不建议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

b

者静脉注射糖蛋白Il/Illa受体桔抗剂,包括阿昔单抗(证据等级:

lb,推荐等级:A)。

抗凝药物在缺血性脑梗死发生后48小时内使用肝素,目前尚无科学证

据表明其有用性。与阿司匹林相比,其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证据等级:

Ia,推荐强度:A)。不推荐低分子量肝素或肝素类似物作为脑梗死的

早期治疗药物(证据等级:la,推荐等级: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