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患儿家庭管理方式的潜在剖面分析
听力障碍是婴幼儿常见的先天性感觉障碍[1]。目前我国有80万~100万例听力障碍儿童,每年新增2万~3万人,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认知发展[2]。在接受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听力干预后,有效康复是提高听力障碍儿童生活质量的关键3]。家庭是患儿康复治疗的主体,有效的家庭管理可以最大化发挥听力干预的效果,缩短康复治疗时间,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同时促进患儿认知水平和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最终减轻家庭育儿成本和社会医疗负担。家庭管理是影响患儿康复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不同的家庭因患儿状况、社会经济水平不同,管理方式有较大差异[56]。潜在剖面分析(latentprofileanalysis,LPA)是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在概率模型下对样本分类,将具有相似管理特征的家庭划分为同一类别,使各类别间差异最大,类别内差异最小,可更客观、准确地识别出管理方式欠佳的家庭。本研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究听力障碍患儿家庭管理方式的不同类别,分析各类别在人口学特征、家庭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为护理人员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以改善家庭管理、促进患儿康复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2023年3月—11月在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听力中心,以及太原市、长治市4所特殊儿童康复机构内选取符合标准的听力障碍患儿父母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患儿年龄?7罗,符合儿童永久性听力障碍诊断标准3且处于康复阶段;患儿父母参与患儿生活照护和康复治疗且有正常交流能力。排除标准:患儿合并其他躯体或精神疾病;父母有心理或精神病史。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的样本量计算法,样本量是自变量个数的5~10倍8,本研究纳入16个自变量,样本量为80~160例,考虑20%的无应答率,所需样本量96~192例。为保证拟合模型的准确率,至少需200例样本,最终纳入样本224例。本研究已通过伦理审批(审批号:NO.KYLL-2023-182),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
1.2调查工具
1.2.1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课题组自行设计,包括2个部分。1)患儿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听力系统畸形等。2)家庭一般资料:包括父母工作变动、文化程度、父亲养育参与度、家庭月收入、常住地等。
1.2.2家庭管理方式量表(FamilyManagementMeasure,FaMM)
FaMM由Zhang等9汉化修订后形成中文版,可测量家庭对患儿疾病的反应和疾病对家庭的影响,包括患儿日常生活(5个条目)疾病管理能力(12个条目)、父母相互支持(8个条目)家庭生活困难(14个条目)、疾病管理负担(4个条目)疾病相关担心(10个条目)6个维度,共53个条目。其中患儿日常生活、疾病管理能力、父母互相支持是3个正向维度,得分越高说明家庭对疾病的管理越好;家庭生活困难、疾病管理负担、疾病相关担心是3个负向维度,得分越高说明疾病对家庭的影响越大。采用Likert5级评分,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计1~5分。量表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为0.62~0.86,内容效度指数为0.84。1.2.3一般家庭功能量表(FamilyAssessmentDeviceGeneralFunctional,FAD-GF)
FAD-GF由袁浩等[汉化修订后形成中文版,共12个条目,采用Likert4级评分,条目均分lt;2.17分表示家庭功能正常,?2.17分表示家庭功能失调。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1,重测信度为0.85。
1.3资料收集
研究前对调查人员集中培训,统一问卷解释性用语。研究团队总责任人联系康复机构,并就调查目的、对象及内容进行说明取得配合。获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发放问卷,不记名填写。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36份,回收有效问卷224份,有效回收率为94.9%。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21软件双人核对录人数据。应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用例数、百分比(%)描述,无序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有序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影响因素。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FaMM各维度得分为外显变量,在Mplus8.3软件中建立剖面模型,选取1~5个剖面依次拟合。通过以下3种指标评价模型效果:1)信息指标包括艾凯克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和调整贝叶斯信息准则(aBIC),统计值越小表示模型拟合效果越好;2)分类指标通过熵(Entropy)判断分类准确度,范围0~1,数值越大表明分类越准确;3)似然比检验包括罗-梦戴尔-鲁本校正似然比检验(LMRT)和基于Bootst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