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附答案).docx
文件大小:27.28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6.27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不包括以下哪种类型()

A.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B.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C.器官/腔隙感染

D.肺部感染

答案:D。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和器官/腔隙感染,肺部感染不属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范畴。

2.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下列关于皮肤准备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尽可能在手术当日进行皮肤准备

B.毛发不影响手术时不需去除

C.可以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D.可使用脱毛剂去除毛发

答案:C。不建议使用刀片刮除毛发,因为刮毛易导致皮肤损伤,增加感染风险。应尽可能在手术当日进行皮肤准备,毛发不影响手术时不需去除,也可使用脱毛剂去除毛发。

3.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不包括()

A.患者年龄

B.手术持续时间

C.术前住院时间

D.术后饮食

答案:D。患者年龄、手术持续时间、术前住院时间等都是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术后饮食一般不是直接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因素。

4.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术中应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体温低于()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

A.35℃

B.36℃

C.37℃

D.38℃

答案:B。体温低于36℃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术中应注意保持患者体温正常。

5.关于手术切口的分类,清洁切口是指()

A.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B.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

C.手术涉及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

D.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答案:A。清洁切口是指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选项B是清洁-污染切口,选项C是污染切口,选项D是感染切口。

6.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最佳时间是()

A.术前0.5-2小时

B.术前2-4小时

C.术后0.5-2小时

D.术后2-4小时

答案:A。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最佳时间是术前0.5-2小时,以保证在手术时血液及组织中有足够的抗菌药物浓度。

7.外科手术切口浅部组织感染是指手术后()天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

A.30

B.60

C.90

D.120

答案:A。外科手术切口浅部组织感染是指手术后30天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

8.手术中保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减少人员出入,目的是()

A.防止患者着凉

B.减少手术室噪音

C.降低手术室空气污染,减少感染机会

D.方便医护人员操作

答案:C。手术中保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减少人员出入,主要是为了降低手术室空气污染,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机会。

9.对于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若手术时间超过()小时或超过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应追加一次抗菌药物。

A.1

B.2

C.3

D.4

答案:C。对于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超过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应追加一次抗菌药物。

10.下列哪种消毒剂不适合用于手术部位皮肤消毒()

A.碘伏

B.氯己定-乙醇溶液

C.戊二醛

D.碘酊

答案:C。戊二醛主要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不适合用于手术部位皮肤消毒。碘伏、氯己定-乙醇溶液、碘酊都可用于手术部位皮肤消毒。

11.手术部位感染监测中,下列哪种情况需要上报()

A.术后切口轻度红肿,无发热、疼痛等症状

B.术后切口出现少量渗液,无异味

C.术后切口有脓性分泌物,伴有发热、疼痛等症状

D.术后切口缝线处有轻微瘙痒

答案:C。术后切口有脓性分泌物,伴有发热、疼痛等症状,提示可能发生了手术部位感染,需要上报。选项A、B、D一般为术后的正常反应或轻微情况,暂不需要上报。

12.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患者术前应尽量缩短住院时间,一般控制在()天以内。

A.3

B.5

C.7

D.10

答案:B。患者术前应尽量缩短住院时间,一般控制在5天以内,以减少医院内感染的机会。

13.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双手应置于()

A.身体两侧

B.腰部以下

C.胸前

D.背后

答案:C。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双手应置于胸前,保持无菌状态。

14.关于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最常见的是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