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商业化发展的关键
因素及BMS的作用
目录
储能商业化发展的六大要素
科工BMS在商业化储能应用的现状和规划
商业化储能系统应有新的储能架构
BMS在储能互联网中的应用
商业储能中如何利用好梯次电池储能
分享科工700MWh储能业绩(2015~2016年200MWh,2017年470MWh)
--六要素(三大点:政策+技术+成本)
1.储能商业化发展
国家政策扶持
(峰谷电价补贴,炭排放交易补贴等)
技术方案及配套产品稳定、可靠
(PCS、电池、BMS、EMS)系统效率高
投资回报比40%或以上
(如铅炭电池5年左右回收
成本,建设寿命10年)
系统维护成本低系统建设成本低
(产品精准比程度高)
实现储能网络化共享调度
最终实现储能互联网
1.储能商业化发展核心(技术稳定可靠性+低成本)
1.储能成本下降电池的成本下降和性能提升
铅炭电池,储能成本主要组成部分:储能电池、BMS、PCS、EMS、屏柜和电缆、场地及装修。
ü举例:2MW/16MWh铅炭电池储能,铅炭65%,BMS7%,PCS7%,EMS3%,屏柜和电缆2.5%,场地
及装修4%,升压变开关柜等其他5%,设计费安装调试及施工5%;电池成本的下降和性能稳定的提升是
储能商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ü以2MW/16MWh铅炭电池储能为例,目前每140万/MWh~150万/MWh;按照0.8元峰谷差,88.5%系统效率,885
度电*0.8元*330天/年=23.4万,140万/23.4万=5.9年;考虑维护及资金等成本约6年可回收。
考虑铅回收30%收益,约140万*65%*30%=27.3万,(140-27.3)/23.4=4.8年。考虑维护及资金等成本约5年可回收。
如果量进一步扩大4.5年以内完全可以回收成本。
铁锂电池,储能成本主要组成部分:储能电池、BMS、PCS、EMS、屏柜和电缆、场地及装修。
ü举例:2MW/10MWh铁锂电池储能,锂电及PACK67%,BMS9%,PCS10%,EMS2%,屏柜和电缆
2.8%,场地及装修2.8%,设计升压变等6%;电池成本的下降和性能指标提升储能商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ü以2MW/10MWh铁锂电池储能为例,目前每170万/MWh~180万/MWh;按照0.8元峰谷差,89%系统效率,890度
电*0.8元*330天/年=23.5万,180万/23.5万=7.7年;考虑维护及资金等成本约8.5年可回收(调频算法不一样)。
锂电目前回收很难(未来不明朗),目前锂电芯平均价格1元/Wh(外加0.2元Pack及0.16元主动均衡BMS价格),再下降
50%的可能性很难,极少部分锂电的梯次利用储能将先进入商业化运行。
储能商业化发展核心
2.储能各部分性能稳定有待提升
BMS:功能完善,性能稳定;天故障率低于1.5%(5次/年)。
对电池系统数据精确计算及时上传,对系统安全及时报警,快速保护。
PCS:功能完善,性能稳定;天故障率低于1.5%(5次/年)。
转换效率95%以上,并离网策略比较完善。
EMS:功能完善,性能稳定;天故障率低于1.5%(5次/年)。
系统调度及时准确,延时短,策略可靠。
3.系统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