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行政执法考试行政法律知识题库和答案.docx
文件大小:25.64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5.1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行政执法考试行政法律知识题库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行政法调整对象的是()

A.行政关系

B.行政法律关系

C.监督行政关系

D.行政管理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

答案:D。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管理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行政管理关系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能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的各种关系;监督行政关系是国家有权机关在监督行政行为过程中与行政主体之间形成的关系。行政关系范围太宽泛,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调整后的结果。所以选D。

2.下列不属于行政主体的是()

A.国务院

B.乡人民政府

C.公安派出所

D.市消费者协会

答案:D。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乡人民政府是基层行政机关,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在一定范围内有行政主体资格。而市消费者协会是社会团体,不具有行政权力,不属于行政主体。所以选D。

3.行政行为以其启动是否需要行政相对人先行申请为标准分为()

A.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B.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C.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

D.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答案:C。依职权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根据其职权而无需行政相对人申请就能主动实施的行政行为;依申请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只有在行政相对人提出申请后才能实施的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是根据行政行为的对象是否特定来划分的;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是根据行政行为受法律规范拘束程度的不同来划分的;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是根据行政行为是否必须具备法定形式来划分的。所以选C。

4.下列不属于行政处罚种类的是()

A.警告

B.罚金

C.罚款

D.行政拘留

答案:B。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罚金是刑罚中的附加刑,不属于行政处罚。所以选B。

5.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许可的实施情况及()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

A.存在的必要性

B.推行的重要性

C.项目的可行性

D.设置的合理性

答案:A。《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许可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必要性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所以选A。

二、多项选择题

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合法行政原则

B.合理行政原则

C.程序正当原则

D.高效便民原则

答案:ABCD。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行政原则、合理行政原则、程序正当原则、高效便民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和权责统一原则。合法行政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合理行政原则要求行政行为应当符合公平、公正的要求;程序正当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高效便民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所以ABCD都正确。

2.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

A.公定力

B.确定力

C.拘束力

D.执行力

答案:ABCD。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具有被推定为合法而要求所有机关、组织或个人予以尊重的一种法律效力;确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变更性,即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和不可争辩力;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其内容对有关人员或组织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有关人员或组织必须遵守、服从;执行力是指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依法有权采取一定手段,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效力。所以ABCD都正确。

3.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包括()

A.前提条件

B.主体条件

C.对象条件

D.时效条件

答案:ABCD。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包括前提条件,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行政违法行为客观存在;主体条件,即行政处罚必须由享有法定的行政处罚权的适格主体实施;对象条件,即必须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违法者,且具有一定的责任能力;时效条件,即对行为人实施行政处罚,还需其违法行为未超过追究时效。所以ABCD都正确。

4.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包括()

A.合法原则

B.公正原则

C.公开原则

D.及时原则

答案:ABCD。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公开原则、及时原则和便民原则。合法原则要求行政复议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申请复议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