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小学生宪法知识竞赛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29.51 K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7.85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小学生宪法知识竞赛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现行宪法是()颁布的。

A.1954年

B.1975年

C.1978年

D.1982年

答案:D。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这部宪法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丰富经验,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75年宪法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制定,存在一些缺陷;1978年宪法是对1975年宪法的修改,但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也很快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2.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B。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形式;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公民

B.人民

C.工人阶级

D.知识分子

答案:B。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共产主义道德

C.社会主义道德

D.社会公德

答案:A。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价值要求,与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相契合,对于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共产主义道德是更高层次的道德要求;社会主义道德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5.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A.16

B.18

C.20

D.22

答案:B。年满18周岁是公民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龄条件。这是因为18周岁的公民在生理和心理上相对成熟,能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意愿,具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16周岁的公民在一些方面可能还不具备完全的认知和判断能力;20周岁和22周岁的年龄限制不符合宪法规定。

6.下列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A.宗教信仰自由

B.人身自由

C.依法纳税

D.通信自由

答案:C。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国家通过税收来进行公共设施建设、保障社会福利等,公民有责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通信自由都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不受非法干涉的自由。

7.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坚持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集体和其他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答案:A。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的分配制度;全民所有制只是公有制的一种形式;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只是基本经济制度的一部分内容。

8.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

A.民主集中制

B.首长负责制

C.少数服从多数

D.议行合一

答案:A。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它既强调充分发扬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又强调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保证国家权力的统一和高效行使。首长负责制是行政机关的一种领导体制;少数服从多数是民主决策的一种方式;议行合一是一种政治体制模式。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年。

A.3

B.4

C.5

D.6

答案: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届全国人大代表任期与每届任期相同,这样有利于保持国家政治生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障国家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每届任期相同。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