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七(上)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学情评估卷.doc
文件大小:1 M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1.09万字
文档摘要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第三单元学情评估卷

时间:80分钟满分: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珍爱我们的生命”项目式学习活动中,有四个小组进行了展示。下列展示的内容符合主题的是()

①认识生命组:通过“不一样的指纹”感受生命是不可逆的②提高生命质量组:我们每个人只需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③守护生命安全组: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增强风险意识④敬畏生命组: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家谱不仅记录着一个家族的来源、迁徙轨迹,还包含着一个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族规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代表了家族生命之链的接续。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

①家风作为一种有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②家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积淀③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是“我”的生命④人类生命的不断接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心系灾区群众,迅速行动,科学指挥;人民子弟兵上演“生死时速”;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白衣战士英勇逆行,救死扶伤;社会各界纷纷捐助物资善款……在天灾面前,人民自然而然地拧成一股绳,凝聚起强大的救灾力量,给灾区带来希望和曙光。以下说法,你不赞同的是()

A.党和国家的一系列行动是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

B.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让我们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C.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地震发生后,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

D.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时,我们体味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4.据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消息,广东省产品伤害监测显示,2023年在9个监测地区31家哨点医院就接收了2580例学生在校(含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受伤案例,年龄段以中小学生居多,占86%。致伤产品主要是运动器材和用品、桌椅、门窗、铁片铁钉、文具和学生用品、瓷片砖瓦、水壶、水果刀剪刀、服装鞋帽和配饰、床柜、扫把衣杆等,占比达85%。这警示我们()

①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②树立规则意识,打破生活中的诸多“禁令”③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④探索生命,因为生命是有接续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对下列“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世界杯足球赛期间,经常熬夜看比赛

为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熬夜没有什么大不了

观看视频,学习心肺复苏、外伤止血等急救常识

掌握科学自救和救他的知识,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

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

滋养心灵,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公交车上主动给有需要的乘客让座

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假期将至,学校给同学们发了一份安全提示:

不食用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食品,不食用变质、过期食品。

不攀爬窗户和阳台护栏,不往窗外扔东西,不在窗台和护栏边沿摆放可能坠落的物品。

不爬野山,不游野泳,不去尚未开发、开放的景点旅游。

严禁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不乘坐无牌、无证、超载、超速等非法营运或存在安全隐患的交通工具,不携带危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对这份安全提示,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合理的是()

①小明:安全提示是对我们自由的限制,可以不遵守②小秦:“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们不要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③小赵:这些安全提示很有必要,是对我们的保护④小法:我们要有探险精神,可以适当地爬野山、游野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学校进行应急疏散安全演练,小丁对此不以为然。假如你是小丁的同学,你会告诉他()

①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关爱生命要防患于未然②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以便在危险来临时智慧逃生③掌握有效应对危险的方法,关键时刻既能保护自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④参加安全演练就能避开危险,实现生命的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了如下研学活动,其收获在于()

①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②学会接纳、欣赏自己

③懂得安全主要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