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根据2025年修订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医疗事故的主体不包括:
A.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诊所
B.未取得执业资格的实习医生(在带教医师指导下)
C.符合资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D.经备案的互联网医院
答案:B(解析:《条例》第二条规定,医疗事故主体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其中“医务人员”需具备合法执业资格。实习医生未取得执业资格且独立执业时不构成主体,但在带教医师指导下属于合法执业范围,本题B选项表述为“未取得执业资格”,故不属主体。)
2.某患者因急性阑尾炎入院,术后出现肠瘘,经鉴定为三级医疗事故。根据《条例》,三级医疗事故的定义是:
A.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
B.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C.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D.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答案:C(解析:《条例》第四条明确,三级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以下哪个机构负责组织?
A.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B.医学会
C.司法鉴定机构
D.医疗机构内部质控部门
答案:B(解析:《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由医学会组织;涉及死亡病例或疑难、复杂病例的,可由省级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4.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几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延长至几日?
A.12小时;3日
B.24小时;5日
C.48小时;7日
D.72小时;10日
答案:C(解析:《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延长至7日。)
5.医疗机构应当在患者要求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时,履行的义务不包括:
A.提供加盖医疗机构证明印记的复印件
B.当场核对病历资料内容
C.收取合理的复印成本费用
D.要求患者签署《病历复印风险告知书》
答案:D(解析:《条例》第十条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客观性病历资料,医疗机构应提供加盖证明的复印件,核对内容并收取成本费,无需额外签署风险告知书。)
6.医疗事故赔偿费用实行:
A.一次性结算
B.分期结算(最长不超过5年)
C.按年度结算
D.由医患双方协商确定结算方式
答案:A(解析:《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医疗事故赔偿费用实行一次性结算,由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医疗机构支付。)
7.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
A.患者因自身特殊体质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经抢救无效死亡
B.护士未核对患者信息,误输血型不符的血液导致溶血
C.医生未履行告知义务,患者术后出现已知并发症
D.急诊医生因抢救危急患者延误书写病历,6小时内补记
答案:A(解析:《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无法预料或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不属于医疗事故,A选项符合“患者体质特殊”的免责情形。)
8.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包括的内容不包括:
A.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
B.对鉴定过程的说明
C.医疗事故等级
D.医疗机构的经济赔偿能力评估
答案:D(解析:《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鉴定书需包含双方基本情况、鉴定过程说明、医疗行为是否违法、事故等级等,不涉及经济赔偿能力评估。)
9.患者因医疗事故导致丧失劳动能力,其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年限,对不满16周岁的,计算至:
A.16周岁
B.18周岁
C.20周岁
D.22周岁
答案:B(解析:《条例》第五十条规定,被扶养人生活费中,对不满16周岁的,计算至18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计算20年(60周岁以上递减)。)
10.医疗机构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应当在几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答案:B(解析:《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发生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重大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应在1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1.医疗事故争议经人民法院调解或判决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收到调解书或判决书之日起几日内向所在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
A.3日
B.7日
C.10日
D.15日
答案:B(解析:《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争议经调解或判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