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知识产权人才评价规范》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159.33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3.04千字
文档摘要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团体

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党的二十大把高质量发展明确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的首要任务,知识产权作为连接创新和市场的重要纽带,已经成为

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知识产权

人才是发展知识产权事业的第一资源,是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先决

条件,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

指出,营造更加开放、更加积极、更有活力的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环境。

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流动配置机制。国家知识产权局

印发的《知识产权人才“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高

质量培养,加大人才供给数量,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提升人才使用

效能,着力打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高端平台,全方位提高人才

能力素质和水平层次。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指导地方面

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知识产权实务人员,开展

分级分类培训。国家知识产权局等17部门《关于加快推动知识产权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分级分类评价

标准,指导行业协会等单位和组织对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开展分级分

类评价工作,强化评价工作质量导向,加强信用联动和评价结果应用,

推进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知识产权强

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提出,建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实施知

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建设工程,完善人才评价使用机制,重点在知识产

权管理、运营、服务和涉外等领域,培养引进一批高端人才。

根据上述文件政策要求,山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积极探索建

立行业协会人才评价机制,拟制定《知识产权人才评价规范》,通过

设立知识产权人才库并对入库人才进行等级评价,将知识产权人才评

价和管理工作标准化,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人才结构,提升知识产权

人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经济社会高

质量发展。

本标准由山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提出并归口,起草单位包括

XXXX等。

标准计划名称为《知识产权人才评价规范》,计划标号。

1.主要工作过程及起草组所做的工作

2024年12月,XXXX等单位针对知识产权人才评价相关工作进行了

标准预研,经过调研、咨询,收集、梳理有关资料,结合行业经验,

编写完成了团体标准制修订立项申请书和标准草案,并于2025年2月

向山东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提交了立项所需材料,经山东知识产权服

务业协会论证通过,于2025年2月14日正式立项。

2025年2月,根据标准编制任务要求与计划,成立了由XXXX等单

位组成的标准起草组,标准起草组成员认真学习了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标准起

草组与行业内专家通过会议座谈等形式进行多次研讨,综合各方意见

对标准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

明,并公开征求意见。

二、标准编制原则、主要技术内容

(一)标准编制原则

查阅参考文献、相关标准,分析并提出制定方案和意见。在本文

件起草过程中,依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

准化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编写。

1.一致性原则。

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及各条款内容与国家现行政策、规划、标准、

意见中的规定和要求相一致。参考法规要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尽量等同引用。

2.规范性原则。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

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确保标准形式和内容的

规范性。结构上主要包括封面、目次、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等级、评价条件、评价组织、评价方式、

评价程序、监督管理、文件管理及附录等内容。

3.实用性原则。

本文件是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参考行业人才评价现状,

同时结合各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本文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操

作性,能够为知识产权人才评价提供规范。

(二)主要技术内容

1.标准的主要框架

《知识产权人才评价规范》主要分为13个部分,包括范围、规范

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等级、基本条件、专业条

件、破格条件、评价机构、评价程序、动态管理、文件管理及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