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试题附答案.docx
文件大小:31.06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7.13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根据2025年修订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哪项不属于医疗事故构成要件?

A.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存在过失

B.患者出现人身损害后果

C.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D.患者或其家属对诊疗结果不满意

答案:D

解析:医疗事故的构成需满足主体(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行为(诊疗活动中过失)、损害后果(人身损害)、因果关系(过失与损害直接关联)四要件,患者主观不满不构成要件。

2.某医院急诊科收治一名胸痛患者,值班医师未及时行心电图检查,2小时后患者突发心梗死亡。经鉴定,医师未履行“首诊负责制”中的及时检查义务。该事故应认定为:

A.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B.一级乙等医疗事故

C.二级甲等医疗事故

D.不属于医疗事故

答案:A

解析: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死亡;一级乙等为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需依赖医疗支持;二级甲等为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本例患者死亡,符合一级甲等。

3.患者因“阑尾炎”手术,术后3天出现腹腔感染,经核查,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未按规范操作)。根据条例,责任主体应为:

A.主刀医师

B.麻醉医师

C.消毒供应中心

D.医疗机构

答案:D

解析:条例第15条规定,医疗机构对其内部各部门(含消毒供应中心)的诊疗相关活动承担主体责任,医务人员个人过失由机构先行赔偿后可追偿。

4.患者住院期间,护士误将A患者的抗生素注射给B患者(药物相同但剂量不同),导致B患者出现药物过量反应。以下处理程序正确的是:

A.护士自行与B患者协商赔偿

B.医院24小时内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C.立即销毁错误注射的剩余药物

D.无需封存病历,因未造成严重损害

答案:B

解析:条例第19条规定,发生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应在12小时内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2025年修订调整为24小时);A错误,需机构统一处理;C错误,需封存现场实物;D错误,病历需按规定封存。

5.关于电子病历的法律效力,2025年条例新增规定:

A.电子病历无需纸质备份即可作为鉴定依据

B.仅经患者签字确认的电子病历有效

C.医疗机构需对电子病历的真实性、完整性负举证责任

D.电子病历修改记录可追溯至3年内

答案:C

解析:2025年修订强化电子病历管理,明确医疗机构需通过时间戳、数字签名等技术保障其真实性,并在争议中承担举证责任(条例第22条)。A错误,需满足技术规范;B错误,患者未签字不必然无效;D错误,修改记录需永久可追溯。

6.患者因“子宫肌瘤”手术,术前医师仅口头告知“可能出现出血”,未书面说明“输尿管损伤”风险,术后患者出现输尿管瘘。经鉴定,输尿管损伤属可预见并发症但未充分告知。该事故责任认定为:

A.无责任,因属并发症

B.轻微责任,因告知不完整

C.主要责任,因未履行法定告知义务

D.完全责任,因损害直接由未告知导致

答案:C

解析:条例第28条规定,医务人员需书面告知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包括可预见并发症);未履行该义务导致患者选择受限并损害的,应认定主要责任(轻微责任指过失参与度10%-20%,主要责任为60%-90%)。

7.某县医院拟开展心脏介入手术(需省级卫生部门备案),未备案即实施,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根据条例,以下处罚错误的是:

A.警告并责令暂停6个月诊疗科目

B.对科室负责人处3万元罚款

C.吊销直接责任医师执业证书

D.赔偿患者损失后免于行政处罚

答案:D

解析:条例第41条规定,超范围执业导致事故的,需同时承担民事赔偿和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暂停/吊销执业许可),不能以赔偿免除行政责任。

8.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需满足的条件不包括:

A.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B.从事相关专业工作10年以上

C.无医疗事故责任记录

D.身体健康能胜任鉴定工作

答案:C

解析:条例第34条规定,专家库成员需具备高级技术职务、相关专业工作10年以上、身体健康;曾参与事故但无主观过错的仍可入库(C错误)。

9.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对死因有异议,应在患者死亡后几小时内进行尸检?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答案:C

解析:条例第39条明确,死因异议需在48小时内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延长至7日)。

10.医疗事故赔偿中,“残疾生活补助费”的计算依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