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他叫——劳动号子。性格粗犷、简单的他不善言辞,就让我给你们说说他的前世今生。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劳动号子属于民歌家族,而民歌又是民间音乐的一个分支。所以劳动号子本身流着民间音乐的血脉。
基本概念
经过口传过程发展起来的普罗大众音乐,也就是该音乐散布过程,纯粹是由演奏者或音乐接收者记录教习,并亲自相传所得,都有着极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与当地的民俗习惯相溶合,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相结合。
起源悠久
民间音乐有系统之定义研究虽起自19世纪,但实际形成却可溯自远古,例如中国西元前之诗经歌曲或今仍盛行之中国民歌等,亦可视为民间音乐。
而不论古今或地区,民间音乐乐型态之传统要素与特性有下列几项:民间音乐具有把今天与过去连结之连续性个体与群体产生出不同类型的创作,并有其一定差异性决定音乐形式或音乐存在,纯粹由社会力选择民间音乐包括歌与曲这样两个部分。
歌是指有歌词的演唱,曲是指用乐器进行的演奏。至于舞蹈中的舞蹈音乐、戏曲中的戏曲音乐、曲艺中的曲艺音乐,均可放入舞蹈、戏曲及曲艺中,作为它们整体中的一部分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整理。
民歌篇——劳动号子
含义:某个民族在古代或者近代时期创作带有自己民族风格的歌曲,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
按体裁分类
按照它的体裁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号子(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小曲)。
劳动号子
含义:
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刚开始的实用大于审美)
这些吆喝、呼号声逐渐被劳动人民美化,发展为歌曲的形式。
特点:
1、口头即兴创作,与生产活动直接联系的一种,曲调比较简单,节奏强而有力,有领有合,顿挫分明。
2、歌唱方式,主要是领、合式,即一人领,众人合,或者众人领,众人合。劳动号子劳动号子的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但一领众和是最常见、最典型的歌唱方式,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
3、随意发挥,内容根据劳动特点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
4、音乐较固定,变化少,节奏型强,常使用同一乐汇或同一节奏型的重复进行。
5、号子又是人与自然和劳动相结合又相碰撞而产生的最早的精神、艺术之花。因此,它具有永恒的历史文化价值。
种类:
(1)搬运号子,在装卸、扛抬、挑担、推车等劳动中歌唱;
(2)工程号子,在打夯、打硪、伐木、采石等劳动中歌唱;劳动号子;
(3)农事号子,在农业劳动中歌唱,如打麦、舂米、车水、薅草等;
(4)船渔号子,伴随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
功能:
劳动号子的双重功用即实际功用和艺术表现功用。在劳动中,劳动号子的双重功用表现在:一方面,它可以鼓舞精神,调节情绪,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另一方面,它也具有劳动号子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这二者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排斥的,劳动的强度越大,对劳动号子音乐表现的制约也就越大。反之,劳动强度较小,劳动号子的歌唱者就可以有较大的余力去斟酌和发挥劳动号子音乐的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