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电子电路基本技能训练课件:集成半导体器件的识别与测试.pptx
文件大小:2 MB
总页数:3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1.87千字
文档摘要

;;;按照半导体工艺,集成电路分为双极型集成电路、MOS集成电路(又可分为NMOS、PMOS和CMOS)和双极型-MOS集成电路(BIMOS)。双极型集成电路的频率特性好,但功耗较大,而且制作工艺复杂;MOS集成电路工作速度低,输入阻抗较大,但功耗小,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集成;双极型-MOS集成电路综合了前两种集成电路的优点,弥补了它们的缺点。

;2.集成电路的型号命名方法;二、集成电路的封装形式和引脚顺序识别;集成电路的引脚分别有3、5、7、8、10、12、14、16根等多种。正确识别引脚的排列顺序非常重要,否则集成电路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造成其损坏。

集成电路的封装形式不同,其引脚排列顺序也不一样。;1.圆筒形和菱形金属外壳封装IC的引脚识别

识别方法:面向引脚(正视),由定位标记所对应的引脚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计数即可。常见的定位标记有凸出、圆孔等。;2.圆筒形和菱形金属外壳封装IC的引脚识别;另一种则自右向左排列。有少数集成电路上没有引脚识别标记,这时应从它的型号上加以区别。若其型号后缀有一字母R,则说明其引脚排列顺序为自右向左。例如,M5115P与M5115PR,前者的引脚排列顺序为自左向右(正向排列),后者的引脚排列顺序为自右向左(反向排列)。

;3.双列直插式和扁平式封装IC的引脚识别

双列直插式封装IC的引脚识别方法:将其水平放置,引脚向下,即其型号、商标向上,定位标记在左边,从左下脚第一根引脚数起,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1、2、3……脚。

;扁平式封装IC的引脚识别方向和双列直插式封装IC相同,例如,四列扁平封装的微处理器集成电路其引脚排列顺序。对某些软封装类型的集成电路,其引脚直接与印制电路板相结合。;三、集成电路的检测;1.非在路集成电路的检测

(1)检测非在路集成电路好坏的准确方法

按制造厂商给定的测试电路和条件,逐项进行检测。在一般性电子制作或维修过程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是在印制电路板的对应位置焊上一个集成电路(断电情况下),通电后,若电路工作正常,说明该集成电路的性能良好;反之,说明该集成电路的性能不良或者已损坏。此方法的优点是准确、实用,但焊接的工作??大,且受客观条件的限制。;(2)检测非在路集成电路好坏的简易方法

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集成电路各引脚对地的正、负电阻阻值,即可判断非在路集成电路的好坏。

;2.在路集成电路的检测

(1)根据引脚在路阻值的变化判断IC的好坏

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集成电路各引脚对地的正、负电阻阻值,然后与标准值比较,从而判断集成电路的好坏。还可以用同型号的集成电路进行替换试验,这是最便捷的方法,但拆焊较麻烦。;(2)根据引脚电压的变化判断IC的好坏

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挡依次测量在路集成电路各引脚对地的电压,在集成电路供电电压符合规定的情况下,若某引脚对地电压不符合标准,再检查其外围元件,若外围元件无损坏或失效,则可认为是集成电路的问题。

(3)根据引脚波形的变化判断IC的好坏

用示波器观测引脚的波形,并与标准波形进行比较,从而判断集成电路的好坏。;三端集成稳压器有输入端、输出端和公共端三个引出端。常用的CW78××系列三端集成稳压器是正电压输出的,CW79××系列三端集成稳压器是负电压输出的。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输出电压有5V、6V、9V、12V、15V、18V、20V、24V等,输出电流有0.1A、0.5A、1A、2A、5A、10A等。三端集成稳压器输出电流的字母表示方法见表1-1-21。;常见的固定式三端集成稳压器外形如左图所示,引脚排列如右图所示。

;CW78××系列和CW79××系列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引脚功能有较大的差异,使用时必须注意。

;2.三端集成稳压器的测试方法

用万用表R×1k挡正、反向测量三端集成稳压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当红表笔接输出端、黑表笔接输入端时,正向电阻阻值应在15~19kΩ范围内,反向电阻阻值应在6~8kΩ范围内。

用万用表R×10k挡正、反向测量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公共端和输入端,当红表笔接公共端、黑表笔接输入端时,正向电阻阻值应在98~101kΩ范围内,反向电阻阻值应为40kΩ左右。

;整流桥堆的等效电路及引脚。;将万用表拨至R×100挡或R×1k挡,用黑表笔接某一根引脚,红表笔依次接另外三根引脚,若它与这三根引脚均呈低阻状态,而表笔对换后该引脚与其他引脚均呈高阻状态,则此引脚为直流“+”极。在使用时,两交流电极可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