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弦信号发生器的电路组成、特点及使用方法。
2.低频信号发生器的电路组成、特点及使用方法。
3.脉冲信号发生器的电路组成、特点及使用方法。;测量用信号源——电子测量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
指测量用信号发生器。
用途:
作为电子设备的激励信号;
作为信号仿真,模拟电子设备所需的与实际环境特性
相同的信号,以测试设备的性能;
作为标准信号源来对一般信号源进行校对或对比。;§5—1XD7低频信号发生器;一、XD7型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外形结构;二、XD7型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实训任务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与放大器幅频特性测试;三、实训内容及步骤;连接图;低频信号发生器的组成及原理;1.振荡器;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最后是经匹配变压器与“功率输出”连接,
以使各种不同大小负载都能获得最大的功率。;(2)指示电压表;低频信号发生器的技术指标
1.频率范围20Hz~200kHz,分4个频段,用转换开关切换。
2.频率刻度的基本误差基本误差≤±2%±1Hz(预热30min后)。
3.最大信号输出
电压输出:600Ω负载,20Hz~200kHz时,电压≥5V。
功率输出:8Ω,600Ω,5kΩ负载,20~200kHz时,功率≥5W。
4.功率衰减器共分0dB,20dB,40dB,60dB和80dB五挡,衰减误差≤1dB(20Hz~20kHz)。
5.衰减器输出阻抗0dB时为600Ω;20dB时为60Ω;40dB,60dB,80dB时均为10Ω。
6.电源[220×(1±0.1)]V,[50×(1±0.04)]Hz,约60W。;§5—2AS1053型高频信号发生器;一、AS1053型高频信号发生器的外形结构;二、使用方法;实训任务调幅AM收音机调试;三、实训内容及步骤;1.调整中频频率
2.调整频率覆盖;高频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1.频率范围0.1~150MHz,共分为3个频段。
频段1:0.1~1MHz;频段2:1~10MHz;频段3:10~150MHz。
2.音频内调制信号
(1)调幅内调制信号频率1000Hz;调制深度约30%(50Ω终端负载);工作频段1、2、3。
(2)调频内调制信号频率400Hz、1000Hz;调频频偏:22.5kHz(400Hz)、75kHz(1000Hz);工作频段2、3。
(3)立体声调制信号频率:400Hz(L),R:1000Hz(R);调频频偏约75kHz;工作频段3。;(4)立体声调制隔离度≥30dB。
(5)调频信噪比≥40dB。
(6)内音频输出1kHz≥2Vrms。
(7)外调制输入幅度0~3Vrms。
(8)外调制深度0~90%左右。
3.射频信号
(1)输出幅度316mVrms/50Ω(110dBμV);
(2)幅频特性±1dB(0.1~150MHz);
(3)频率指示准确度1×10-4±1个字。
4.工作频率、信号方式存储10个存储单元。;§5—3DF1521型脉冲信号发生器;一、DF1521型脉冲信号发生器的前面板结构;二、使用方法;脉冲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DF1521型脉冲信号发生器主要技术指标
1.脉冲周期重复频率0.1Hz~1MHz,分为7挡连续可调,6位LED显示。
2.延时时间0.3μs~30ms,分为5挡连续可调。
3.脉冲宽度0.1μs~10ms,分为5挡连续可调。
4.脉冲极性正向或负向脉冲输出。
5.输出幅度150mV~20V连续可调(内接和外接50Ω负载时),最大输出幅度为20V时,误差≤±20%。
6.衰减分1、2、4、8、16倍。
7.脉冲前、后沿在外接50Ω终端负载时≤40ns。
8.占空比≤80%。
9.脉冲类型A脉冲(前脉冲)、B脉冲(后脉冲)、A+B脉冲(双脉冲)。;10.波形失真(最大幅度时)
(1)过冲≤5%。
(2)预冲≤5%。
(3)顶部倾斜≤3%。
(4)衰减振荡≤5%。
11.输出阻抗50Ω(分“内接”或“外接”)。
12.同步输出1μs~10sTTL波形。
13.外触发外部信号和单次触发。
(1)周期1μs~10s;
(2)波形TTL波形。;14.数字频率计
(1)频率测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