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电量的测量;在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电量的测量需求。非电量无论在种类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比电量和磁量多,如机械量(距离、位移、风速)、热工量(温/湿度、
压力)、化工量(浓度、成分、pH值)等。针对这些非电量存在非电和电测两类测量方法。非电量的电测法就是用传感器将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电流、电压或频率),再通过测量电量(电流或电压)的方法和措施呈现出非电量的数值。
本章中非电量的测量主要讨论电测法,并且只讨论距离与位移、速度、转速与加速度、温/湿度、压力、流量等几种常见非电量的电测法。非电量的电测量技术关键在于如何将非电量转换成电压、电流或频率等电信号量。传感器解决;图10.1非电量电测系统的组成;非电量检测的方法依据传感器转换原理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归纳起来,主要划分为以下几类:
(1)电磁检测:包括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磁电式、热电式、压电式、谐振式等。
(2)光学检测:包括光电式、激光式、红外式、光栅式、光纤维式、光学编码器等。
(3)超声波检测。
(4)同位素检测。
(5)微波检测。
(6)电化学检测;应用传感器进行非电量的电测量有很多优点,例如:测量范围宽、速度快;便于实现远距离测量和集中控制;便于实现静态和动态测量;方便利用计算机进行信号的处理和记录等。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应用电测技术手段去测量非电物理和化学量被人们普遍采用。; 10.1距离与位移的测量
距离是指(两物体)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的长度。本章所讲的距离测量主要针对空间上的间隔测量。位移测量是线位移和角位移测量的统称,实际上就是长度或距离以及角度的测量。距离与位移测量在工程中应用很广,这不仅因为机械工程中常要求精确地测量零部件的位移、位置和尺寸,而且许多机械量的测量往往可以先通过适当地转换变成位移的测试,然后再换算成相应的被测量物理量。
由于位移是与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移动有关的量,所以位移的测量方法所涉及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微小位移通常用应变式、电感式等传感器来检测,大的位移常用感应同步器、光栅等传感技术来测量。;10.1.1距离与位移的测量方法
位移是矢量,它表示物体上某一点在一定方向上的位置变化。对位移的度量,应使测量方向与位移方向重合,这样才能真实地测量出位移量的大小。位移测量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积分法:测量运动体的速度或加速度,经过积分或二次积分求得运动体的位移。例如在惯性导航中,就是通过测量载体的加速度,经过二次积分而求得载体的位移。
(2)相关测距法:利用相关函数的时延性质,向某被测物发射信号,将发射信号与经被测物反射的返回信号做相关处理,求得时延τ,若发射信号的速度已知,则可求得发射点与被测物之间的距离。例如红外测距就是应用这一原理。;(3)回波法:从测量起始点到被测面是一种介质,被测面以后是另一种介质,利用介质分界面对波的反射原理测位移。如激光测距仪、超声波液位计都是利用分界面对激光、超声波的反射测量位移的。在回波法中常用相位差法,用于大位移量的测量,相位差法测量的载体是光波或电磁波。
(4)线位移和角位移相互转换测量法:被测量是线位移,若检测角位移更方便,则可用间接方法,先测角位移再换算成线位移。同样,被测量是角位移时,也可先测线位移再进行转换。例如汽车的里程表,是通过测量车轮转数再乘以周长而得到汽车的里程的。;(5)位移传感器法:通过位移传感器,将被测位移量的变化转换成电量(电压、电流、阻抗等)、流量、光通量、磁通量等的变化,间接测位移。根据传感器的转换结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将位移量转换为模拟量,如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另一类是将位移量转换为数字量,如光栅位移传感器等。;10.1.2常见的位移传感器
在很多情况下,位移可以通过位移传感器直接测得。能够测量位移的传感器很多,如因位移引起传感器电感量变化的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将位移量变化转化为电容量变化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利用莫尔条纹原理制成的光栅线位移和角位移的光栅传感器等。其中光栅传感器因具有易实现数字化、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无人为读数误差、安装方便、使用可靠等优点,在机床加工、精密检测仪表等行业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各种新型传感器,如光导纤维传感器、电荷耦合器(CCD)传感器等均发展十分迅速,给位移的测量提供了不少新的方法。根据传感器的变换原理,常用的位移测量传感器类型有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霍尔元件、光栅和角度编码器及电动千分表等。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数字式位移传感器。常用的数字位移传感器有计量光栅、磁尺、编码器和感应同步器等。表10.1给出了常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