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73
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质量保证措施
保证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的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及健全各项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并认真落实,使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的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1)质量管理措施
1)隐蔽工程检查以班组检查与专职检查相结合。施工班组在下班前应对当天工程质量进行自检,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须及时纠正。
2)各工序工作完成后,由分管工序的技术人员、质检工程师组织工长、班长按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坚决返工。工序中间交接时,必须有明确的质量交换意见,每个班组的交接工序都应严格执行“三工序制度”,即检查上道工序,做好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
3)每道工序完成并经自检合格后,请驻地监理工程师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隐蔽工程检查签证资料整理工作。所有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人员旁站监督并做好施工记录。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应有检查项目、技术要求及检查验收部位等,施工员和技术员、质检工程师、试验员均应在相应栏目签名。
5)隐蔽工程和关键、特殊工序需经“三检”合格后方可施工。首先作业队技术员自检,质检员复查,项目部质量工程师验收,然后报请监理检查,监理检查合格并签认后方可进行施工。
6)建立质量责任卡,各级检查人员检查工序合格后要在每道隐蔽工序责任卡上签字,对该责任卡对应的工序质量负责,提高责任感,加强责任心。
(2)技术保证措施
1)加强施工人员“质量第一”的教育,提高质量意识,深化质量责任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消除人为因素造成的工序质量缺陷。
2)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定点、定量采购,严格检验和验收程序,消除原材料因素对工序质量的影响。
3)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日常维护和检修的工作水平,保证设备完好率,消除和预防机械设备故障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
4)提高文明施工程度,确保工序作业的环境条件,预防环境因素造成的质量缺陷。
5)计量仪器和设备定期标定、检查,确保精度,积极采用先进的计量设备和快速准确的测试技术,消除和预防检验、测量和试验因素造成的质量缺陷。
6)坚持持证上岗,严格施工纪律,按规范组织施工,消除施工方法不当造成的工序质量缺陷。
7)隐蔽工程施工应掌握好技术规范,明确质量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并做好工序质量检查记录,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3)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检查组织机构
作业队长、质检员、质量检查工程师、总工程师依次对隐蔽工程特殊、关键施工工序的检查,是工程自检的顺序,经过层层把关,然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确保隐蔽工程施工质量。检查组织机构如图2。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
质检工程师
项目总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工程部
安质部
工序负责人
作业班组
作业班组
工序负责人
图2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检查组织机构图
(4)检查程序
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的工程施工首先由作业队技术员自检,质检员复查,项目部质检工程师验收,然后报请监理检查合格并签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其检查验收程序:隐蔽工序→施工作业队自检→质检员复查→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证→专职质量工程师验收签认→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进行下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