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最新沿线城市道路交通优化工程雨季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可编辑.docx
文件大小:63.57 KB
总页数:51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1.93万字
文档摘要

沿线城市道路交通优化工程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施工组织设计方

沿线城市道路交通优化工程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编制依据 4-

三、实施原则及目的 4-

四、安全目标 6-

五、雨季施工安全组织机构 6-

六、雨期施工总要求 7-

七、雨季施工准备措施 8-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8-

2、做好现场排水 8-

八、各重点分项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9-

1、土方工程和基础工程 9-

2、隧道工程 10-

3、吊装工程 10-

4、混凝土工程 11-

5、边坡工程 12-

6、脚手架 12-

7、施工机械的防雨、防雷及施工现场的用电 13-

九、搞好现场消防安全 14-

十、施工现场食品安全、卫生保健措施 14-

十一、雨期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5-

十二、应急预案 15-

(一)基坑底部漏水应急预案 15-

(二)防雷击应急预案 20-

(三)、防汛应急预案 24-

(四)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28-

雨季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春、夏季施工面临雨多、风大、高温等不利的环境因素影响,并能直接危及生产安全,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科学合理组织施工,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积极应对雨期施工面临的各种危险状况对提高抗风险能力、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全,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春、夏季高温多雨,是事故的易发期、多发期,也是防范事故的关键时期。为全面做好当前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好防高温、防汛、防火、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雷击、防坍塌、防高处坠落等事故,积极做好春、夏季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现制定如下雨季和汛期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

一、工程概况

地铁九号线沿线城市道路交通优化工程位于广州市花都区风神大道与荔红中路交叉口,其主要结构为荔红中路车行隧道,沿荔红中路呈南北走向,下穿风神大道,隧道主体为双向四车道,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行速度为40km/h,规划红线宽40m。两侧设有人行过街地下通道,隧道上方两侧设置2条地面辅道和人行道,辅道每侧宽7.5米,为单向双车道,设计车行速度为30km/h。

荔红中路隧道全长479m,暗埋段长约116m,宽33.6米,敞口段长约363m,宽27.1m~28.1m不等。隧道起止里程为:敞口段起点:K0+000;暗埋段起点:K0+154;暗埋段止点:K0+270;敞口段止点:K0+479.083。其平面布置为:209.083m(北敞口段)+116m(暗埋段)+154m(南敞口段)。

隧道主体结构采用C35防水砼(中隔墙无需抗渗),抗渗标号为P8。暗埋段采用单箱双室结构,隧道顶、底板厚为90cm,侧墙为70cm,中隔墙厚50cm(与人行通道间隔墙)。敞开段采用U形槽断面,隧道底板、侧墙等厚度设计,毗邻暗埋段板厚90cm,敞开段结构板厚为90cm,70cm,40cm。敞开段节段长20~25m,各节段间设置3cm宽变形缝。敞开段靠暗埋段部分断面设置抗拔桩(抗拔桩直径?1200)抗浮。

隧道基坑开挖围护结构主要采用SMW桩,SMW桩为?850@600水泥土三轴搅拌桩,内插H700X300X13X24型钢,跳一插一,转角处密插。隧道基坑施工围护结构根据开挖深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支护方式,其中

基坑深度超过7m:围护结构采用SMW桩,采用两道支撑,第一道为混凝土支撑,第二道为钢支撑;

基坑深度5.5~7.0m:围护结构采用SMW桩,采用一道混凝土支撑;

基坑深度4.0~5.5m:围护结构采用SMW桩,悬臂式支护;

基坑深度1.5~4.0m:采用拉森IV型钢板桩悬臂式支护;

基坑深度小于1.5m:采用放坡开挖。

在基坑宽度约33.6m,设置一道中立柱,立柱桩基础兼做抗拔桩。

隧道在里程K0+206.840处设置雨水泵房一座,泵房外轮廓尺寸为24.1m*7.9m。结构分上、下层构成,其中上层为泵房的值班室和设备室,下层为蓄水池,泵房进水管中心里程为K0+206.840,进水管与泵房蓄水池间通过设置的500mm钢管进行接驳。

本次工程施工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隧道工程、给排水工程、景观及绿化工程、电力照明工程、通风工程、管线迁改工程及附属工程。

、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