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铁路制动员安全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填空题、简答题、综合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
1.铁路制动员在作业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服)、(防护帽)、(防护鞋)等防护用品。
答案:防护服、防护帽、防护鞋
解析:这些防护用品能在作业过程中保护制动员的身体,避免受到碰撞、砸伤等伤害。防护服可防止灰尘、油污等污染身体,防护帽能保护头部免受物体打击,防护鞋则能避免脚部被重物砸伤或被尖锐物体刺伤。
2.列车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主管)、(制动支管)、(三通阀)、(副风缸)、(制动缸)等部件组成。
答案:制动主管、制动支管、三通阀、副风缸、制动缸
解析:制动主管用于传递制动指令和压缩空气,制动支管将主管的空气引入各车辆的制动装置。三通阀根据制动指令控制副风缸与制动缸之间的空气流动,副风缸储存压缩空气,制动缸则将空气压力转化为机械力,推动闸瓦制动车轮。
3.手信号显示中,(展开的绿色信号旗)表示列车运行,(展开的红色信号旗)表示停车。
答案:展开的绿色信号旗、展开的红色信号旗
解析:在铁路信号体系中,绿色通常代表允许通行,红色代表禁止通行。制动员通过显示相应的手信号,向列车司机传达准确的行车指令,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4.制动员在进行车辆连挂作业时,要严格执行(“一关前、二关后、三摘风管、四提钩”)的作业程序。
答案:“一关前、二关后、三摘风管、四提钩”
解析:这一作业程序是车辆连挂作业的标准流程。先关闭前一辆车的折角塞门,再关闭后一辆车的折角塞门,然后摘下两车之间的风管,最后提起车钩进行连挂。遵循此程序能确保连挂作业的安全和高效。
5.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
答案: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特别用途线
解析:正线是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是列车运行的主要通道。站线包括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等,用于列车的到发、调车等作业。段管线是机务、车辆等段专用的线路,岔线是在区间或站内接轨,通向路内外单位的专用线路,特别用途线则包括安全线、避难线等具有特殊用途的线路。
6.制动员在使用铁鞋制动时,要检查铁鞋的(鞋尖)、(鞋边)、(鞋底板)等部位是否完好。
答案:鞋尖、鞋边、鞋底板
解析:鞋尖应无破损、变形,以确保能顺利插入车轮踏面;鞋边要完整,防止在制动过程中出现脱落;鞋底板要平整且有足够的摩擦力,才能有效地对车轮产生制动作用。
7.列车在运行中,制动员要密切注意(列车运行状态)、(车辆连接情况)和(制动装置状态)。
答案:列车运行状态、车辆连接情况、制动装置状态
解析:观察列车运行状态可以及时发现列车是否有异常晃动、速度变化等情况。检查车辆连接情况能确保列车的完整性,防止车辆分离。关注制动装置状态则是为了保证列车在需要制动时能正常发挥作用。
8.铁路限界分为(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限界)。
答案:机车车辆限界、建筑限界
解析:机车车辆限界规定了机车车辆的最大轮廓尺寸,以保证其在铁路线路上安全运行,不会与其他设备或建筑物发生碰撞。建筑限界则规定了建筑物、设备等在铁路线路两侧和上方的最小安全距离,确保列车有足够的通行空间。
9.制动员在进行调车作业时,要严格遵守(调车作业计划),不得擅自变更。
答案:调车作业计划
解析:调车作业计划是根据列车运行图、车站作业情况等制定的详细作业方案,它规定了车辆的摘挂、取送、编组等作业内容和顺序。严格遵守调车作业计划能保证调车作业的有序进行,避免出现混乱和事故。
10.车辆制动距离是指从(司机施行制动开始)到(列车完全停止)所行驶的距离。
答案:司机施行制动开始、列车完全停止
解析:制动距离是衡量列车制动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受到列车速度、载重、制动装置性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准确掌握制动距离对于合理安排列车运行、确保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11.制动员在作业中发现车辆有(制动梁脱落)、(车钩分离)、(车轮踏面擦伤)等故障时,要及时报告。
答案:制动梁脱落、车钩分离、车轮踏面擦伤
解析:制动梁脱落会导致车辆制动失效,车钩分离可能使列车解体,车轮踏面擦伤会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制动员一旦发现这些故障,必须立即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2.铁路信号机按用途分为(进站信号机)、(出站信号机)、(通过信号机)、(调车信号机)等。
答案:进站信号机、出站信号机、通过信号机、调车信号机
解析:进站信号机用于防护车站进站方向,指示列车能否进入车站。出站信号机用于防护车站出站方向,指示列车能否出站。通过信号机设置在区间,指示列车能否通过该信号机所防护的区间。调车信号机则用于指示调车作业的进行。
13.制动员在进行人力制动机制动时,要正确使用(制动链)和(制动轮),掌握好(制动时机)和(制动力度)。
答案:制动链、制动轮、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