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单元一:(P15)
1.基本建设程序是指基本建设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次序,一般基本建设由九个环节组成,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设计任务书(选定建设地点),编制设计文件,工程招投标、签定施工合同,进行施工准备,全面施工、生产准备,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及工程项目后评价。
2.工程造价的确定与工程建设阶段性工作深度相适应,建设程序与相应各阶段计价文件的关系如图所示:
3.建筑工程计价是以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为对象,研究其在建设前期、工程实施和工程竣工的全过程中计算工程造价的理论、方法,以及工程造价的运动规律的学科。其特点包括单件性计价、多次性计价和组合性计价。
4.采用定额计价模式确定单位工程价格,其编制方法通常有单价法和实物法两种。单
价法是利用预算定额(或消耗量定额及估价表)中各分项工程相应的定额单价来编制单位工程计价文件的方法。应用“单价法”编制单位工程计价文件的步骤为:
(1)搜集各种编制依据资料或消耗量定额)、费用定额、预算工作手册、调价规定等
(2)熟悉施工图纸、定额,了解现场情况和施工组织设计资料
(3)计算工程量
(4)套用定额计算定额单价
(5)编制工料分析表
(6)计算其他各项费用并汇总造价
(7)复核
(8)编制说明、填写封面。
实物法是首先计算出分项工程量,然后套用相应预算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定额用量,汇总求和,再分别乘以工程所在地当时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实际单价,得到直接工程费,并按规定计取其他各项费用,最后汇总就可得出单位工程价格。应用实物法编制建筑工程计价的步骤与单价法基本相同。实物法与单价法的主要不同点是:套用定额消耗量、采用当时当地的各类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实际单价来确定直接工程费。
5.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费用构成的数学模式为
工程造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
定额计价模式下费用构成的数学模式为
工程造价=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6.(1)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
1)计价模式不同
主要表现在:
①费用构成形式不同。
清单计价模式下费用构成的数学模式为
工程造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
定额计价模式下费用构成的数学模式为
工程造价=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②计价依据不同。
清单计价模式下,计价依据是各投标单位所编制的企业定额和市场价格信息。
定额计价模式下,计价依据是各地区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预算定额及费用定额。
③“量”“价”确定的方式方法不同。
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投标工作中,分部分项工程数量由招标人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并提供给各投标人,各投标单位在“量”一致的前提下,根据各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材料、设备的进货渠道和市场价格信息,同时考虑竞争的需要,自主确定“单价”,且竞标过程中,合理低价中标。
定额计价模式下,招投标工作中,分部分项工程数量由各投标单位分别计算,相应的单价按统一规定的预算定额计取。
2)反映的成本价不同
工程量清单计价,反映的是个别成本。各个投标人根据市场的人工、材料、机械价格行情、自身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投标报价,其价格具有多样性。
定额计价,反映的是社会平均成本。各个投标人根据相同的预算价格及估价表投标报价,所报的价格基本相同,不能集中反映单位的真实实力。
3)风险承担人不同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工程承发包计价、定价,由投标人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自主报价,招标人承担提供“量”的风险,投标人承担报“价”的风险。
定额计价模式下承发包计价、定价,其风险承担人是由合同价的确定方式决定的。当采用固定价合同,其风险由投标人承担;采用可调价合同,其风险由招、投标人共同承担。
4)项目名称划分不同
主要表现在:
①清单计价模式中项目名称按“工程实体”划分,而定额计价模式中项目名称按“分项工程”划分。
②清单计价模式中项目内不含有施工方法因素,而定额计价模式中含有。
③清单计价模式下,实体和项目措施相分离,而定额计价模式下,实体和措施项目相结合。
5)工程量计算规则有原则上的不同
清单计价模式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所计算的工程数量是实体净量;而定额计价模式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的工程数量,是设计图纸中所表现的工程实际数量。
6)合同价形成过程不同
清单计价模式下合同价形成过程:得到招投标文件(包含工程量清单)→投标人自主报价→合理低标价中标→形成合同价。
定额计价模式下合同价形成过程:得到招投标文件→编制建筑工程计价文件(包括计算工程量、确定直接费、工料分析、计算材差、计算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投标报价→中标→形成合同价。
(2)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联系
1)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