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线城市道路交通优化工程防水工程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施工组织设计方
沿线城市道路交通优化工程防水工程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目录
目录 1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3、隧道防水设计要求 2
4、施工准备 3
5、接缝防水施工工艺 3
6、防水板、止水带施工工艺 5
7、防水板施工质量检查及验收标准 9
8、细部及特殊部处理 9
9、防水板成品保护 10
10、防水板施工对环境和安全条件的要求 10
11、质量保证措施 11
12、防水工程施工组织措施 11
1、编制依据
1.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8
1.3、《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二部分止水带)》(GB/18173.2-2000)
1.4、本项目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
1.4、本工程防水工程施工应严格遵守上述规范及施工图的规定。
2、工程概况
地铁xx线沿线城市道路交通优化工程位于xx市花都区风神大道与荔红中路交叉口,其主要结构为荔红中路车行隧道,沿荔红中路呈南北走向,下穿风神大道,隧道主体为双向四车道,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为60km,h,规划红线宽40m。两侧设有人行过街地下通道,隧道上方两侧设置2条地面辅道和人行道,辅道每侧宽7.5米,为单向双车道,设计车行速度为40km,h。
荔红中路隧道全长479m,暗埋段长约116m,宽33.6米,敞口段长约363m,宽27.1m~28.1m不等。隧道起止里程为:敞口段起点:KO+000;暗埋段起点:K0+154;暗埋段止点:K0+270;敞口段止点:KO+479.083。其平面布置为:209.083m(北敞口段)+116m(暗埋段)+154m(南敞口段)。合同工期为18个月。
3、隧道防水设计要求
本工程隧道结构防水设计要求:
3.1、隧道结构防水等级定为二级,结构不允许漏水,隧道顶部不允许漏水,侧墙表面允许有少量、偶见的湿渍,总湿渍不应大于总面积的6/1000,任100m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4处,任一湿渍的面积不应大于0.2m2。
3.2、接缝防水
1)、变形缝约30m一道,缝宽30m。防水材料选用止水带、双组份聚硫橡胶、聚氨酯橡胶、聚合物砂浆等。
2)施工缝分纵向施工缝和环向施工缝,环向施工缝一般8m一道,纵向施工缝施少设,其防水具体做法为搭接面凿毛、清洗干燥后,在施工缝的断面上设置3mm厚镀锌钢板止水带。
3)隧道结构底板、侧墙采用1.5mm厚PVC防水板。顶板采用非焦油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厚度不应小于2.5mm。
3.3、附加外防水层
1)、顶板:采用1.5mm厚PVC防水板,采用细石混凝土进行保护;
2)、侧墙:采用1.5mm厚PVC防水板,设置钢板桩支护段采用砖墙保护;
3)、底板:采用1.5mm厚PVC防水板,采用细石混凝土进行保护;
4)、收口处理:在防水板和涂料之间采用自粘改性沥青卷材、外贴式止水带或与其材料相容的其它材料进行收口处理。
4、施工准备
4.1、材料准备:PVC防水板(厚1.5mm)、中埋式止水带、背贴式止水带、双组分聚硫密封胶、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4.2、施工机具准备:
基层清理:小平铲、吹灰器、扫帚;
卷材铺贴:弹线盒、剪刀、壁纸刀、卷材展铺器;
卷材热熔施工:双焊缝自动焊接机、手持焊枪;
其它机具足量配备。
4.3、基层准备:
1)基层坚实、平整、干燥、干净,并会同监理工程师严格执行交接检查;
2)平立面交接处、转折处、阴阳角、管根等均应做成均匀一致、平整光滑的圆角,圆弧半径不小于50mm;
3)穿出基层的构件须安装完毕后方可进行防水施工;
4)底板砼垫层应无明水,但需热熔满粘附加层的基层应干燥、干净;侧墙及顶板基层应干燥。
4.4、消防安全准备:
做好安全、消防准备工作,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确保消防道路的畅通。
2、工程概况
地铁xx线沿线城市道路交通优化工程位于xx市花都区风神大道与荔红中路交叉口,其主要结构为荔红中路车行隧道,沿荔红中路呈南北走向,下穿风神大道,隧道主体为双向四车道,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为60km,h,规划红线宽40m。两侧设有人行过街地下通道,隧道上方两侧设置2条地面辅道和人行道,辅道每侧宽7.5米,为单向双车道,设计车行速度为40km,h。
荔红中路隧道全长479m,暗埋段长约116m,宽33.6米,敞口段长约363m,宽27.1m~28.1m不等。隧道起止里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