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环境管理与评价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
1概述
为适应科技发展、技术进步对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带来的新变化,顺应生态环境行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管理、环境应急管理等岗位(群)的新要求,不断满足生态环境领域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遵循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编制要求,制订本标准。
专业教学直接决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依据。本标准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科环境管理与评价专业教学的基本标准,学校应结合区域/行业实际和自身办学定位,依据本标准制订本校环境管理与评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鼓励高于本标准办出特色。
2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环境管理与评价(420805)
3入学基本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普通高级中学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4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5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42)
所属专业类(代码)
环境保护类(4208)
对应行业(代码)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77)、环保咨询(7245)、环保技术推广
服务(7516)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人员L(2-02-27-02)、环境影响评价工程技
术人员L(2-02-27-03)、健康安全环境工程技术人员L(2-02-27-06)、
碳排放管理员L(4-09-07-04)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管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环境应急管理、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环境管理、环境监督管理……
职业类证书
污水处理、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无人机摄影测量……
2
6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环保咨询、环保技术推广服务等行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管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环境应急管理、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环境管理、环境监督管理等技术领域,能够从事环境管理和环境咨询服务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7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在系统学习本专业知识并完成有关实习实训基础上,全面提升知识、能力、素质,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核心技术技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掌握与本专业对应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行业文化,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等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学习1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
(5)掌握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环境大数据、生态环保图像处理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6)掌握环境现状调查、工程分析、环境预测与评价、制订环境保护措施、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用环境影响评价业务管理系统等技术技能,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能力;
(7)掌握资料核查、排污许可证申请、证后管理、系统应用等技术技能,具有排污许可管理能力;
(8)掌握企业现场调查、编制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文件等技术技能,具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能力;
(9)掌握编制风险评估报告、编制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清洁生产审核、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技术技能,具有从事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或为企业提供环保管家综合服务的能力;
(10)掌握污染源和生态环境监察、环境专项法律应用、环保文书编写及档案管理、环境信息化管理等技术技能,具有环境监督管理能力;
3
(11)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适应本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的数字技能;
(12)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整合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掌握身体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至少1项体育运动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