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家校合作搭建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新模式.doc
文件大小:74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4.59千字
文档摘要

君子无逸,天道酬勤——家校合作搭建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新模式

摘要:

君子无逸,天道酬勤。如今我国积极的提倡素质教育,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各个模块是分不开的。基于现代科学研究显示,良好的实践技能是基于智力发展,而学生的劳动实践可以促进其智力发展。在劳动实践的时候,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为此本文对于家校合作搭建小学劳动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家校合作;家庭劳动教育;新模式

1.相关概念界定

1.1家庭劳动教育的含义

家庭劳动教育,指的为家长等有意识的对子女进行劳动的教育。通过这样的模式,帮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劳动理念与意识,同时养成良好的劳动实习,使其成为独立的社会人。家庭劳动教育同学校劳动教育不同,是儿童成长之中不能或缺的,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儿童的各项技能。

1.2家庭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基于家庭劳动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思维与道德品质,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培育孩子爱护工人,尊重劳动成果,并发展出良好的勤奋,节俭,朴素的作风。还可以磨炼自身的意志,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身心的健康等。

家庭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基于劳动不仅仅可以改善人体的呼吸与血液循环,同时促进新陈代谢等,有助于大脑的发育。还可以帮助孩子学习生活并搭建健康的人格,学会在能力范围内做家务,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当前家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2.1重智轻劳,扭曲劳动观念

图1劳动与学习的重要关系

根据上图的数据分析显示,大部分的受访者认为学习更加的重要,可以认为家长对子女劳动教育的意识不强,父母认为只有学习才是孩子的主要任务。也正是基于家长具有的偏见,才使得孩子脱离劳动教育,盲目地关注学习成绩的水平,孩子每次都变得不太愿意参加劳动惰性。

在品格形成过程中,儿童对待劳动的态度和工人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缺乏家务劳动的儿童将有许多不利条件。家务劳动的教育不仅基于理论讲道,而且还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劳动经验进行。

2.2家长对孩子劳动反应消极

表1家长如何对待幼儿帮倒忙的现象

内容

人数

百分比%

积极鼓励、耐心指导

45

25%

挑剔指责

17

9.4%

阻止幼儿

118

65.6%

表2家长如何看待幼儿的劳动成果

内容

人数

百分比%

表扬鼓励

50

27.8%

无所谓

125

69.4%

说教指责

5

2.8%

童年为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性格与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在童年阶段,帮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可以帮助其养成劳动的习惯,促进其身心的发展。而孩子主要成长的环境为家庭,父母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父母可以得到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孩子参与劳动的兴趣就会大幅度提升,相反的话则会打击孩子劳动积极性。

2.3家庭劳动教育方式不正确

帮助孩子做好所有的事情,不会认为做这些家务为孩子应有的权利,只有真正的参与,才会培育孩子独立与良好的习惯。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劳动权,也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劳动在孩子成长过程之中的重要地位,进而导致家庭劳动教育缺失,对于孩子的发展不利。

表3家长对孩子过分依赖行为的处理模式

不予理睬

引导帮助

父母代劳

百分比%

20

17.8

62.2

表4家长对孩子参与公益的态度

积极支持

无所谓

不让参加

百分比%

20.6

56.1

23.3

由此可见,大部分的父母劳动教育思想都存在误解,导致儿童不愿意参与集体劳动活动,不理解也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这不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与他人保持联系的过程中,儿童可以提高他们的技能,逐步丰富其具有的知识提升其体质,还会促进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为此作为父母需要改变自己的观念,认识到孩子为社会之中的元,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3.家校合作搭建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

3.1确立重视劳动教育理念,提高劳动教育地位

针对于目前劳动教育地位较低,对其不够重视等问题。小学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各项指导方针和政策,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组织,明确劳动教育劳动队成员的职责,指派专职和兼职劳动教员,并制定实习地点,实习课程,员工职责,讲师和其他相关文件的建设计划,以确保实施劳动教育。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等,在学生与家长之中广泛的宣传劳动教育具有的重要性,积极的通过教师与家长合作的模式促进开展学生的劳动教育。

3.2将劳动课列入课程设置,锻炼学生体质与意志

作为一项高度意识形态,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质量的热爱,使用大脑的习惯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果要培养学生重视劳动的思想,他们必须克服对劳动教育的肤浅理解,将其作为一项简单的教学任务,改变以高等教育为中心,鄙视劳动教育的粗俗做法。工人阶级是劳动教育的有效形式。它注重通过实践劳动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技能,并倡导研究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充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