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一次方程(组);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数学经典著作之一——《九章算术》中有一章名为《方程》.古代数学家刘徽在对其进行注释时,说:“程,课程也.群物总杂,各列有数,总言其实.令每行为率,二物者再程,三物者三程,皆如物数程之,并列为行,故谓之方程.”
金元数学家李冶(1192—1279)在其著作《测圆海镜》中,系统地介绍了天元术,其中的“元(未知数)”沿用至今.
后人将方程思想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刻画现实世界中等量关系的有效模型.本章将从认识最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开始,通过探索等式的性质,学习几种一次方程(组)的求解方法,进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1.能掌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
2.理解解方程的概念,会验证某些数是不是指定方程的解.
3.会根据实际问题列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形成数学的应用意识.;(1)中蕴含以下等量关系:
胜的场数得分+输的场数得分=总得分.
(2)中蕴含以下等量关系:
(长×宽+宽×高+长×高)×2=表面积.
前面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这启发我们,可以先将问题中的未知量用字母表示,然后再探索解决办法.;对于(1),设该队胜了x场,则该队输了(14-x)场.又由于胜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总共得了26分,因此可得以下等式:
2x+(14-x)=26.①
对于(2),若设包装盒底面的宽是ym,则根据题意可得以下等式:
(1.2×y+y×1+1.2×1)×2=6.8,
即2.4y+2y+2.4=6.8.②;上述趣题中存在以下等量关系:
(1)兔的只数+鸡的只数=35;(2)兔的脚数+鸡的脚数=94.
设兔有x只,则鸡有(35-x)只.
由于每只兔有4只脚,每只鸡有2只脚,并且笼子里总共有94只脚,
因此,可得如下一元一次方程:
4x+2(35-x)=94.③
将方程③左边的多项式整理得
4x+(70???2x)=2x+70,
从而方程③变成
2x+70=94.④
如果要求出上述问题中兔的只数,则需要找到一个数,将这个数代入方程④后,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则这个数就是所求兔的只数.;对于方程④,就是要找出一个数,使得它的2倍与70的和等于94.根据方程④中x的实际意义可知,这个数一定是正整数.;因此,只有一个数12符合条件.;对于含有一个未知数x的方程,若x用一个数c代入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这个数c就是这个方程的一个解.习惯上记作x=c.
由上可知,12是方程④的唯一解.于是上述趣题中兔有12只,鸡有23只.
对于一些较简单的方程,可以先确定未知数的一个较小的取值范围,然后在此范围内估算出方程的解.这种方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1.排球场的长比宽多9m,周长是54m,排球场的宽为多少?列出方程.;2.估计方程4x+1=61的解.;3.对于方程2x-6=7x+4,分别检验x=2和x=-2是不是它的解.;谢谢观看